苏大学子调研“玛丽苏”文化

       扬子晚报网9月9日讯(记者 顾秋萍 通讯员 刘金光)近来热映的电视剧《花千骨》被很多网友点评为“玛丽苏”剧,这引起了很多人对“玛丽苏”的关注。日前,苏大电子信息学院五名学生针对“玛丽苏”文化展开了问卷调查,并制作了相关主题短剧,以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玛丽苏”文化。

    “玛丽苏”源于一位美国作家笔下一个叫做玛丽苏的完美女孩,在此之后很多人通过使用“玛丽苏”这个词来形容那一些文学作品中过于完美的角色,“玛丽苏”文化则被用来形容一些故事情节过于顺利而缺乏深刻内涵的文学作品。

    调研组组长高睿菁说,虽然很多人不了解“玛丽苏”这个词,但这样的文化却早已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如童话故事中的《灰姑娘》,曾风靡一时的《来自星星的你》,还有琼瑶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往往都离不开“玛丽苏”。对300多人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一半的受访者没有听说过“玛丽苏”这个名词,但是没有受过这种文化影响的受访者不足1/10,其中受其影响最深的是以学生为主的年轻人群体。虽然六成的受访者表示不喜欢这种文化,但超过八成的受访者对这一文化的看法还是比较积极的,认为“玛丽苏”有其存在的意义。

    “之所以很多人喜欢观看‘玛丽苏’的作品,是因为他们能从剧情中获得心理满足,包括对恋爱欲、财富欲、权利欲、自我表现欲等欲望的满足。”高睿菁说,“玛丽苏”作品中可能包含着拜金、不劳而获等违背传统价值观的思想,青少年在选择读物时应该尽量避开这类作品,要更多得选择阅读经典,希望当代年轻人对我国文化发展大趋势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为中华当代文化潮流演变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