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上海市科委联合发布了2014年上海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测试结果,上海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达标率为28.8%。与2012年测试结果相比,提高2.2个百分点。
本次调查以“科学生活能力”、“科学劳动能力”、“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能力”4个方面评估公民科学素质,受访者在4个方面的能力测试中全部合格,才被视为科学素质达标。
市科委副主任干频表示,公民科学素质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础,此次调查结果表明上海近年来的科普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最薄弱:安全意识
测试显示,科学生活能力、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能力、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科学劳动能力的合格率分别为69.5%、66.2%、59.5%、47.7%。
干频介绍,科学劳动能力测试题中,回答正确率最低的是安全生产测试题。“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多次发生,与公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有关。上海应加强这方面的科学普及,防止悲剧发生。”
最强:环保意识
公共事务参与能力测试题中,回答正确率最高的是保护环境测试题,为70.1%。这表明,上海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能力较强。调查还显示,在各类科学知识中,受访者最感兴趣(可多选)的是“节能环保”,此外对“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也较感兴趣。
差异性:女性素养反超
在不同人群的差异特征方面,女性达标率为29.8%,比男性高出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达标率为29.6%,比农村居民高出6.5个百分点;达标率与年龄大小几乎成反比,18岁—29岁的调查对象达标率最高,达38%;达标率与文化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高的调查对象达标率高。
参与调查的一位专家说,这是本市历次调查测试中,女性公民科学素质首次高于男性,令她感到有些意外。与2012年相比,女性调查对象的达标率提高了5.6个百分点,男性达标率则与2012年基本持平。专家认为,这可能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关,女性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获取更多科学知识和信息,提高了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最有声望职业:科学家
在获取科学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方面(可多选),调查对象使用电视的比例最高,为78.4%;其次是网络,为63.6%;报纸、杂志也占较高比重,为59.4%。
在各职业类型中,63.2%受访者认为科学家的社会声望最高(可多选),远超其他职业。社会声望排名第二、第三的职业分别是医生(46.8%)和教师(33.5%)。
科创中心建设:逾八成点赞
对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82%受访者认为“很有必要”,6%受访者表示“不知道什么是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公民非常重视保护知识产权,高达98.4%的受访者认为保护知识产权很“很重要”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