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百姓满意”要防止民意被注水

住建部发布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亮点有三:体现以民为本,将民意评价作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的主要考核依据;提高了黑臭水体整治质量标准,综观以往各项工作民意指标比例,此次“9成百姓满意”系首次提出;对黑臭水体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实施动态监管,有望避免检查“一阵风”过后就完事,导致黑臭水卷土重来“涛声依旧”。

是否“9成百姓满意”,自然要采取调查问卷方式来分析评判。假如一条黑臭水沟附近所住市民或居民寥寥无几,那么完全可以全部登门访问;如果黑臭水沟附近居住成千上万人,那么就只能采取抽样调查。在各大城市,由于人口密集,问卷调查一般都采用抽样方式。让“9成百姓满意”体现较高的城市污水治理质量标准,也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如何使这一愿景成为现实,使之成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需要完善精细的制度设计提供支撑。

要延伸扩大问卷对象的社会覆盖面。调查对象应涉及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历、不同阶层人士。有些人胆小怕事甚至逆来顺受惯了,公开场合不敢讲真话,面对公共机构调查会心存顾忌,这些人在各个职业阶层群体中都存在,然而在特定学历、职业或阶层中会表现更加明显或者突出。因此,调查问卷不能局限于某些职业或阶层,越是覆盖全面,调查数据就越趋于真实可靠。要抽取利益相关的居民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黑臭水体整治质量如何,住在附近的居民最有发言权,他们的感受与看法就是最实在鲜活的民意,远离臭水体的居民要么对情况不了解,要么可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问卷调查不宜舍近求远。要随机抽取调查问卷居民名单,而不能由当地政府行政部门或机构指定人选。假如由当地行政机构指定问卷人选,可以肯定的是,“9成百姓满意”就将成为“水月镜花”般可望而不可即——经过组织精心挑选的人员,大多数都懂得“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能够很好“领会领导意图”,即便是“牺牲小我”,哪怕是“睁眼说瞎话”,也要刻意“维护地方形象”,不会为当地“抹黑”。此外,问卷调查主体应是与政府部门无任何行政隶属关系的社会专业机构,而非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只有这样,真实的民意评判结果才能够原汁原味地呈报给上级住建及环保部门,“民意”才不会被注水甚至被“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