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便利商店店员与一对中国遊客的争执,在网路上引发热议。且不论在买单付款前,究竟能不能拆开食品包装,日本店员的这个不信任行为,不禁让人想问,他们真的準备好迎接迅速激增的外国遊客了吗? 近半年来,赴日外国遊客数量激增,其中中国遊客的增长量最大。日本的各大商场也推出了各种对应的优惠政策,吸引人们前去购物,他们一面对外国遊客提供微笑服务,一面却在批判外国游客不尊敬日本的礼仪。
【几年前的日本,连个英文字母都找不到】
曾经在北海道发生过一名美国人泡温泉遭拒的事件。即使他后来加入了日本籍,仍被挡在门外,这件事最终以这名美国人胜诉告终,但仍然改变不了日本人的排外心理。前日本国土交通省大臣中山成彬,曾在日本决定实施促进观光旅遊政策的时候,公开宣称日本是“种族同质”的国家,“总体来说不喜欢外国人”。也是因为这句话让他被迫辞职。后来,该职位的接替者金子一义,在上任简报中也承认,在日本某些地方,外国遊客确实不受欢迎,政府虽然实行国政,但不想改变国民的习惯。
其中,一些小旅馆和传统民宿,最不愿意招待国际遊客。理论上来说,日本有很多这样坐落于深山或者海边的旅馆。他们提供老式的款待:完美的服务,配有滑动纸门和榻榻米的房间,公共温泉浴以及精致的当地美食。日本观光促进协会希望这些老板们,能认识到外国遊客的大量湧入,意味着巨大的商机,但他们努力了好几年也没有办法鼓励消极的旅馆老板改变。
【有一种嫌弃叫嫌弃外国人】
其实,日本人的排外心理由来已久,而且他们普遍讨厌的对像以欧美人、非洲人和中东人居多。有专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江户时代的外国人恐惧症所导致。早在2008年,就有一项调查表明,近半数日本旅馆不愿意接待外国遊客。当时,日本总务省对全国16113家旅馆,发放调查问卷,有7068家针对2007年旅馆接待客人的相关问题做出回答,有37.8%的旅馆在2007年没有接待过外国人,也有另一种说法是37.8%的旅馆不愿意接待外国人,并且有72.3%未满30间客房的小旅馆,与44.2%超过100间客房的大旅馆表示,今后也不愿意接待外国人,美其名曰:不会英语。
在这份调查中,旅馆方并没有指明外国人不懂日本礼仪的问题,不愿意接待外国人的理由,大部分还是停留在饭店设备不针对外国人设置、发生问题无法处理、无法展现日本的高质量服务等方面。但随着安倍经济学在日本的持续发酵,越来越多外国人赴日旅遊,日本政府不得不干预民间的饭店、餐饮行业,要求他们做好迎接更多外国人的准备。
【遊客激增,还是看不见黄头发蓝眼睛的人】
根据日本政府观光局收集的资料显示,2014年来日本的外国遊客人数中,中国遊客占了大比例,而欧美的遊客却非常少。美国只占了整体的6%,欧洲除了英国和法国以外,其他国的遊客却连1%都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欧美国家的遊客旅行时,大多是选择自由行。当他们到日本遊玩时,看着各大小路牌上的假名和汉字,却连个能询问的人都找不着,不难看出,虽然日本的交通十分发达,但这也仅限于针对日本国民。
从今年年中,日本各大媒体的报导来看,日本政府在旅遊线路的宣传、路牌指示标示等硬件方面下足了功夫,大面积更换外语标示以便外国人前来旅遊。可是,一旦外国遊客想品尝当地美食,就变成了语言障碍者。街头的餐饮店不提供英文菜单,店员也不太会说英语。而且日本很多的汤料都采用鱼肉为食材(日本人默认,并不在菜单中特别注明),这对一些拥有过宗教信仰的遊客来说是很大的困扰。
【不想被日本人白眼就得知道这些】
除了吃麵要很大声,日本人一年四季都喝冰水,去店里吃饭一句欢迎光临后,立刻奉上一杯带冰的冰水。如果想喝热水需要跟服务员要,但热的只有茶,如果想再要一杯冰水则需要自己去加。
日本没有假币,所以千万不要当着别人面检查,非常不礼貌。日本人也不喜欢接受小费,甚至会追着你给回你钱。如果你想感谢别人长时间以来的帮助,可以备一份小礼物,比小费管用多了。
室外可以吸菸,但是必须到指定的抽菸场所抽菸绝对不要边走路边抽菸,也不能边走边吃东西,冰淇淋也不行。
如果自由行,搭乘电车、地铁时禁止打手机,且要求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扶梯乘坐也有规则:东京是右侧通行左侧站人。大坂正好相反。
进入日本家庭、传统餐厅、寺庙、或是博物馆和艺术画廊时,需要换上拖鞋,日本人在不同的室内穿不同的拖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的地方会有专用的厕所拖鞋,上厕所的时候,需要换下在其他地方穿的鞋子,换上专用拖鞋。
文章来源:周末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