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打车行业数据大揭秘

2015年上海打车行业数据大揭秘

国内打车软件诞生至今已有4年,早不再新鲜。最初疯狂烧钱抢夺市场的劲头也已过去,现在的打车市场回归到了应有的平静。自从滴滴和快的合并后,就已经稳坐了打车市场的第一把交椅,根据问卷网对上海市场抽样调研显示,滴滴(快的)的品牌渗透率高达80.5%,品牌认知度高达97.2%,以绝对的优势领先第二名。本次问卷网针对上海打车软件调研人群女性为56%,男性为44%;年龄段以26~40岁为主;个人月收入在3千元以上。

滴滴(快的)成打车软件代名词

2015年上海打车行业数据大揭秘

根据问卷网在上海地区的调研报告显示,当问起打车软件时,第一反应为滴滴(快的)的人数占比为88.4%,Uber(优步)为3.3%,其他品牌第一提及率皆不及1%。此数据说明了在人们潜意识里对于“打车软件”最直接的反应是滴滴(快的)。而在提示后,滴滴(快的)的品牌认知度则高达97.2%,神舟专车为56.3%,Uber(优步)为52.1%,一号专车为47.9%,易到用车为21.9%,天天用车为19.1%。51用车为14.9%.

谁能坐稳第二把交椅?

2015年上海打车行业数据大揭秘

不论知名度还是渗透率,滴滴(快的)都是一家独大。打车市场可以说大局已定,但是余下的市场依然波涛暗涌,Uber(优步)以15.8%品牌渗透率排名第二,但是神州专车及一号专车分别以13.5%和12.6%的品牌渗透率紧随其后。

从各项数据来看,Uber(优步)、神州专车及一号专车在剩余市场中都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其他的打车软件在各方面都明显偏弱。就目前数据而言,未来打车市场的第二把交椅必然在这三家中诞生。没有了高额补贴,各家的用户粘度及活跃度都有所下降。未来的市场之争,其实就是对各家产品及用户体验度的一场考验。

2015年上海打车行业数据大揭秘

从打车软件的满意度调研结果也可以看出,用户体验是未来的突破口。在满意度调研中,滴滴(快的)依然以4.11的平均得分领先,但并没有绝对的优势甩开其他软件。竞品若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或许能够突围。

打车软件常见问题

2015年上海打车行业数据大揭秘

如果提升用户体验是打车软件未来突围的方向,那么各大打车软件需要重视以下问题:等待时间、地图定位、接单速度及诚信问题,其中等待时间及实时定位是关键问题。

根据问卷网的调研显示,在使用打车软件的过程中48.1%的用户会遇到接单慢的问题,44.2%的用户会遇到无司机接单,32.6%的用户会遇到地图定位不准的问题,32.0%的用户会遇到司机接单又拒单。

2015年上海打车行业数据大揭秘

就算接单后,57%的用户等待司机的时间超过5分钟,等待时间在5分钟以内的为43%。根据调研结果显示,56.4%的用户使用打车软件因为的有急事赶时间,由此可见提高司机接单速度,提升司机到达速度,对各大打车软件而言是重中之重。

实际上各家企业也早已意识到在市场竞争中用户体验是核心竞争力,就连行业巨头滴滴(快的)都不敢在用户体验方面有所怠慢,尤其是在补贴停止的当下。补贴大战停止,重头戏就落到用户体验上。虽然打车行业目前大局已定,但是小份额市场的竞争从未停止,谁能坐稳第二把交椅,甚至压缩第一巨头的市场份额,就看谁将用户体验做到最极致了!(今日头条:http://toutiao.com/i620397319842416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