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向滴滴(快的)颁发了有效期一年的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这是全国首张专车运营牌照,也是全世界第一张由政府颁发的专车运营牌照。紧接着,国家交通运输部对外公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一时间,专车新政话题在各类新闻媒体也掀起阵阵波浪,引发了各路人员关于政府对专车行业管理的议论和探讨。鉴于此,问卷网就专车新政话题,针对上海地区的网民进行了一项调查。
超过八成的上海网民使用过手机软件打车
使用过手机软件打车的人达到82.59%,说明手机打车人群已然庞大,也反映出移动互联网对城市居民出行带来的巨大影响。
超过八成的上海网民听说过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向滴滴(快的)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的消息
使用过手机软件的人群听说此消息的比例达到90.8%,未使用过手机软件的人群听说此消息的比例为64.1%,前者明显大于后者,说明打车软件使用者对打车新政相关新闻的关注度高于非使用者。
超过七成的上海网民知道交通运输部正在就《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使用过手机软件的人群知道此消息的比例达到76.8%,未使用过手机软件的人群知道此消息的比例为53.8%,前者明显大于后者,进一步说明打车软件使用者对打车新政相关新闻的关注度高于非使用者。
政府如何干预专车价格
62.95%的人赞同由地方政府来指导专车价格,但是正好也有62.95%的人认为,如果政府强制规定专车价格必须明显高于出租车价格,这么做是不合理的。在这两个题目,网民的意见出现了反转,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人们认为专车市场需要政府的管理和指导,但是不希望政府的手伸得太长,而应该留给市场足够的空间。
网民就禁止私家车当专车的看法
对于交通部拟禁止私家车当专车的新政,有52.23%的人认为是对出租车行业垄断的一种保护,其实不利于乘客;有46.88%的人认为私家车做专车存在安全隐患,禁止私家车当专车有利于规范专车行业;有38.84%的人认为私家车当专车有利于提高车辆使用率,优化资源配置;有29.91%的人认为不应该禁止私家车当专车,但是应该规范专车市场的管理。可见,支持政府禁止私家车当专车的网民主要考虑的是私家车做专车的安全隐患,而反对者担心的是政府对传统出租车行业垄断的保护,反过来伤害了乘客利益。客观来看,私家车当专车的确存在管理责任不明确、乘客安全保障相对缺失等隐患,但是也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居民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所以希望政府的新政可以从管理手段上对私家车当专车的情况进行科学创新,既发挥互联网+的共享经济模式,又能够去除安全隐患。
毫无疑问,在专车监管领域,上海走在了全国的最前面。其实,专车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创新服务,在全球范围内都给各地政府出了管理难题。专车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其实专车的发展也可以促进传统出租车行业效率的提升和管理的优化升级,最终的目标当然是促进整个打车行业的良性发展,从而更好地为乘客服务。政府不能为了保护既得利益者而对专车行业进行政策上的过分限制和绞杀,而应该从乘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制定有利于用户的政策,这是互联网时代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值得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进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