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记者 王妍)十月,刚送走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又要迎来世界勤俭日(10月31日)。人人网调查显示,四成受访者认为“能省不如会花”;此外,近七成受访者认可“粒粒皆辛苦”,但能做到每餐都不剩饭菜的不足一成。
近日,人人网对3143名“90后”大学生做了关于勤俭的调查,其中男生1517名,女生1626名。
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90后”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网购、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等各个方面,都深刻地影响着这一群体的消费模式,超前消费和分期消费等观念,在这个群体中的接受程度很高。
不少“70后”、“80后”都是在家长和老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唠叨下长大的。今天的“90后”们如何看待节约粮食的问题?
人人网调查显示,69.1%的受访者认可“粒粒皆辛苦”,认为农民伯伯春种秋收不容易;有30.9%的受访者感觉自己日常生活的环境并不太能感受到“粒粒皆辛苦”。
不过,虽然大多数受访者普遍认可粮食得来不易,但是能够真正做到珍惜粮食的人却不多。
调查显示,表示能够做到每一餐饭都不剩饭菜的受访者仅占8.7%。“90后”的节约意识也表现得并不均衡,调查数据显示,节约用水是受访的“90后”最注意的。
在节约用纸方面,受访者认为最应该节约的是包装纸、餐巾纸和打印纸。在改变浪费粮食上,受访者认为比较好的方式是按需点菜,剩菜鼓励打包;饭店等单位应向顾客明示不同菜品的分量,提出合理建议;施行奖励措施,对于光盘用餐食客进行合理奖励。
此外,74.5%的受访者认为,增强勤俭节约意识,有助于自身修养的提高。制图/肖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