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到底要不要生二孩迅速成为最热话题。几天来,西部商报就人们最为关注的“二孩生育”问卷调查进行了网上问卷、信件问卷以及记者随机走访等方式进行了调查。本报调查问卷显示,只有30.48%的人会选择生二孩,64.52%的人选择不会生二孩,还有5%的人表示没有想好,要视情况而定是否生二孩。
这些数字的背后,几乎可以印证——一个庞大群体正在面临艰难的抉择,在生与养之间权衡利弊。
本报首席记者唐学仁
调查数据64.52%的人选择不生二孩
截至11月9日中午12时,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到231份完整问卷,通过对问卷数据分析,仅有30.48%的人选择会生二孩,有64.52%的人选择不生二孩,其余的人则表示没有想好视情况而定。
记者在问卷数据统计中发现,在选择生二孩的人中,为了让孩子有个玩伴不孤独、多个孩子养老有保障等成为主要原因。在不想生二孩的人中,经济压力、没有精力带孩子等因素影响着他们的选择。
数据显示,市民在犹豫是否生育二孩时,成本太高养不起的占48.39% ,年龄大了有点遗憾的占29.03%;而谁来带孩子和其他原因的则占22.58%,在当下城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现实中,更多市民考虑的是经济承受能力问题。
本次调查除了问卷形式外,记者还在各个社区选择适龄家庭进行了随机调查。受访家庭中,45%受调查市民认为,生育二孩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让家中的孩子不再孤单,其次有28%的人认为二孩有利于孩子减轻压力,可以共同为父母养老;除此外,市民一般在经济环境较为宽松的时候以及自身身体条件及精力允许的条件下,才会选择生育二孩。
数据分析
地域差别:农村整体生育意愿高于城市
根据工作性质划分,在希望生二孩的群体里,公务员(含事业单位)群体占到了绝对大头,占15%,其次是银行、邮政等国有企业员工占到了30%,参与调查的务工人员占到了35%,而其他工作性质的比例总共只占到20%。由于农村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社会保障的迟缓、与城市迥异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原因,传统上农村整体的生育意愿要高于城市。此次调查数据表明,农村户籍的受访者生育意愿更高。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有不少人主动放弃生育二孩的机会,而且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生育的潜力。问卷数据显示,农村户口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二孩生育意愿也不尽相同。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上的居民二胎生育意愿较高。
对于想要生育二孩的农村群体中,偏好男孩的受访者大多是已生育一个女孩,偏好女孩的受访者大多已生育一个男孩,而认为男女都一样的则多数为尚未生育的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村人更喜欢儿女双全。但有趣的是,在231份调查问卷中,农村已育有一个男孩的受访者称会生二孩的比例为31%,已育有一个女孩的受访者称会生二孩的比例则为69%,生育一个女孩的农村家庭更倾向于生二孩。
年龄阶段:80后生二孩的意愿最强
在231份调查问卷中,参与调查的60后占6.45%,70后占据41.94%,80后和90后占据多一半。
尽管参与调查的60后以及1975年之前生的这部分人非常想要生二孩,可是他们的年龄都超过了40岁。比如网友李女士说,她们从镜子里看到自己比同龄人略显年轻的身体,便放松了警惕,觉得自己肯定没问题,实在不行还可以去医院做试管婴儿。可是,事实是残酷的。生育专家称,好多60后和70后已经错过了生育年龄,再也无法生出自己的小孩了。这让他们在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面前显得手足无措,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231份调查问卷中,35~40岁这一群体最想生二孩,占想生二孩总数的近七成,其次是30~35岁,占想生二孩的三成多。根据年龄推算,这些人的出生年代都在1975~1985年,是真正的80年代人。不少符合生育政策的“80后”夫妻表示,由于自己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比较孤单,想让孩子能有个伴儿,同时,也可以缓解自己和父母两代人的家庭养老压力。
在记者的随机调查中,问及可能生育小孩的时间时,生二孩意愿的人中有38人希望明年就生,有55人希望后年生,大部分单独家庭想生二孩都已经在准备中。
夫妻倾向:丈夫生二孩意愿高于妻子
关于生不生二孩,网友在参与问卷调查后也纷纷在本报网站留言评论,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
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本次参与调查的家庭中,除却妈妈们的各种担忧外,大多数爸爸似乎对这一政策感到窃喜。“生,当然要再生一个。”兰州一家证券公司上班的陈先生表示,其已有一子,今年八岁,生二孩对他们没有经济压力;之前是迫于政策不允许,既然现在政策放开了,当然要马上操作起来。
“无论是长辈还是我,我们都做好了迎接二孩的准备。当然,老婆有些顾虑,但是我们会努力开导她,让她开心备孕的。”在机关单位上班的市民刘先生接受记者随机调查时表示。
“到底生不生以及什么时候生,还得和老婆商量。”采访中,不少男性调查对象都对本报记者表示,希望能够生二孩,但妻子不大愿意,还需好好做思想工作。根据问卷调查情况,接受调查的男性中有一半人希望生第二个孩子,而女性希望生第二个孩子只占道三分之一。
原因分析:因成本太高选择不生的占近五成
“夫妻两个都有工作,养一个孩子还可以,如果现在回家生孩子,妻子工作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压力也会剧增。”不少人都有类似的顾虑。另一个最让人担忧的就是教育问题,在记者的随机调查中,有七成的调查对象反映目前家里收入承担一个孩子的教育还勉强可以,但两个孩子的教育成本太高。“虽说义务教育免费了,但幼儿园的费用比大学都贵,如果想读好的学校还得交各种费用,实际教育成本仍极高。”
今年28岁的李女士,有一个刚满3岁半的儿子,提到生育二孩,她和丈夫都表示暂时不考虑。今年9月,李女士的儿子刚到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上小班,不低的学费,已经让李女士两口子吃不消,如果生育二胎,意味着她和丈夫的经济压力将“乘以二”。
除了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也是许多小夫妻放弃生育二孩的原因之一。刘女士说,从怀孕之初她就辞职在家,如今孩子已1岁,但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她不得不在家照顾小孩。
网上问卷调查中,这些不愿意要二孩的家庭,几乎都提到了“经济压力大”;而出现频率第二高的原因则是“没有精力再照顾一个孩子”。一位姓郭的女士在网上留言说,不想下半辈子除了带孩子还是带孩子,两个孩子的年龄相差太大,失去了陪伴成长的意义。
本报调查问卷显示:选择不生二孩的人群中,年龄大了有点遗憾的占29.03%;成本太高养不起的占48.39%,其他原因的占22.58%。
作者:唐学仁
(来源: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