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是一种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问卷网在网络上随机抽取1002名网友进行调研查显示,有17.76%的人曾经或正在遭受家暴。这意味着我们身边每10个人里,就有近2个人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家暴。
65.75%的施暴者是父亲

在针对施暴对象的调查中发现,在遭受家暴的群体中,有65.75%的施暴者是父亲,21.91%的施暴者是母亲。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家长打子女似乎并不是一件大事。甚至还有观点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思想也无形增加了家暴的发生率。
在施暴者排行榜中,“丈夫”排行第三,为15.17%。由于打老婆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行为,所以,丈夫也一直是家暴中主要施暴者。如果碰上家暴,女性朋友们一定要鼓起勇气,在保证自己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亲友,报警并诉诸法律。
超5成的家暴受者,都选择了沉默
现实中家暴发生的概率比我们想的要高许多。“家丑不可外扬”的观点导致了许多人选择沉默,在调研,就有33.71%的人选择了“默默忍耐”,25.28%的人选择了“躲避,但是不呼救”的消极处理方式,这两项人数已经超过遭遇家暴的总人数的一半,也就是超5成的家暴受害者,都选择了沉默。只有37.64%的人会选择反抗,2.81%人会选择寻求外界帮助。
36.33%的人选择袖手旁观
如果知道了他人遭遇家暴,你会怎么做?是袖手旁观,还是帮助他逃离家暴?在问卷网关于这一问题的调研中发现,有36.33%的人选了“虽然很同情,但别人的事,不宜插手”的选项,3.89%的人表示“和我无关的事情,我不会乱蹚浑水”。也许正是这种“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助长了家暴的发生。
如果身边真的有人正在遭受家暴,哪怕一个报警电话,也能够使施暴者有所收敛。而如果一味熟视无睹,那只会助长施暴者的气焰。对于家暴的受害者,更应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勇敢的站出来告知亲友求助,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