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人际交往最头疼 女生更易感到幸福

     走出国门,去看看大千世界,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远离父母,独自在异国他乡求学。有的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当地的文化生活,有的学生则将其视为一种内心的煎熬。近日,一份由留学机构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团队把关完成的《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报告》发布。中国留学生普遍反映能够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从评分中可以看出,中国留学生在日常生活方面最适应,在人际交往方面得分最低。

  调查

  中国学生人际交往评分最低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学术团队全程把关的《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报告》正式发布。报告通过优选高信效度的“社会文化适应”、“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以及“主观幸福感”四大核心问卷,邀请美、加、英、澳、欧、亚六个地区在读的1221位中国留学生参与问卷调查。

  “社会文化适应”问卷包括语言、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学业、价值观五大维度,调研对象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有63%的中国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处于“有一点困难”或“没有困难”水平,有4%的中国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处于“比较困难”或“非常困难”水平,即极端不适应和非常适应的人数较少,比较适应的人群比例较多。在社会文化适应各维度上,中国留学生得分最高的是日常生活方面,最低的是人际交往方面。

  在社会文化适应各题项上,包括了购物、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使用交通工具、适应当地住宿、能理解当地人的价值体系、应对令人讨厌的人、与当地人交朋友等多达29项内容。令人意外的是,中国留学生得分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购物、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使用交通工具。得分最低的则是“理解当地人的笑话和幽默”。其中,得分最低的三项分别是:理解当地人的笑话和幽默、理解当地的政治体制及与行政人员打交道。此外,排名中可以看出,与当地人交朋友,理解当地人的价值体系,甚至是听懂当地的语言,都排在了较后的位置。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感到幸福

  “主观幸福感”方面的分析显示,中国留学生整体主观幸福感得分较高,情感更为积极。参与调研的留学生在积极情感方面体验到的“爱”、“愉快”和“幸福”最多,但仍有12.1%接受调研的中国留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较低,这说明中国留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心理适应能力较差。调查显示,女性留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着高于男性,留学让他们有更加积极的体验。尽管参与研究的学生们对留学生活整体感到满意,但他们的压力得分并不低。数据显示,留学生体验最多的消极情感是“压力”,以5分为满分,调查样本的“压力值”达到了3.9分。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中国学生都能够很快成为过日子的一把好手,之后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够从容跨过语言关、应对学业要求;但价值观和人际交往,仍然是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最大难关。此外,通过比较留学地区间的数据差异发现:在美国,这个中国最热门留学国的中国学生们,整体社会文化适应情况好于其他地区。数据分析的结果也证明了随着留学时间的延长,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会越来越好;其中,3个月和12个月是两个重要的时间转折点。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