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雨雪天里,你会选择用哪种方式解决吃饭问题?越来越火爆的外卖软件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用热乎乎的饭菜,但记者了解到一些商家资质不达标,外卖软件订餐或威胁健康。近日,记者通过《今晚经济周报》“驴行集结号”微信平台设计了关于外卖软件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粉丝们踊跃投票,表达各自对外卖软件服务情况的评价。
外卖软件深受年轻人青睐
外卖软件是上班族和大学生手机里必备的一类APP。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糯米外卖、淘点点等外卖软件的下载量在APP STORE的排行榜上居高不下。记者在调查问卷中发现,外卖软件85%的用户都来自工作忙碌的上班族和年轻的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56%的人群一周至少使用3次外卖软件,而年轻上班族和大学生一周使用外卖软件订餐的次数甚至达到7次以上。
为了更好地了解上班族使用外卖软件的情况,记者联系了参与问卷调查的白领小王。小王告诉记者:“我不是天津本地人,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公司附近租房子住,每天的午餐时间比较短,去外面吃很耽误时间,公司里又没有食堂,吃午饭一直挺犯愁的。晚上回到家自己也懒得做晚饭。自从使用了外卖软件,每天提前订餐,下班时间就能送来,既实惠又节省时间,非常好用。”
其实小王这种情况在上班族中非常普遍,大多数上班族工作较忙,没时间做饭又因为天气冷不想去外面吃,就会选择用外卖软件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方便快捷。
关于大学生群体,记者了解到,天气渐冷,多数学生在没课的时间更愿意宅在温暖的宿舍用餐而不是去食堂吃,外卖软件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这一类大学生的需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每到中午和晚上下课时间,高校宿舍楼下就会有很多外卖送餐人员提前到达等待学生们取餐,校园中来往送外卖的电动车也是络绎不绝,非常热闹。
订餐方便价格实惠受欢迎
调查问卷中显示,在使用外卖软件的原因这一栏,超过60%的用户选择了“订餐支付方便快捷”以及“优惠活动较多,订餐实惠”这两个选项,还有47%的用户将“合作商家较多,订餐选择多”这一选项作为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外卖软件方便快捷、价格实惠等优点极大地满足了大众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小冉是天津理工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她跟记者分享了自己关于外卖软件订餐的故事。“大一的时候外卖软件还没有这么普及,都是商家到宿舍发传单,我们根据传单提供的电话和菜单直接给商家打电话或发短信订餐,餐到付款,那时候经常发生商家接不到订餐电话或看不到订餐短信的情况,而且付款的时候配送员经常没有零钱找,非常麻烦。大二的时候开始有订餐软件,每天在手机上下单支付,商家不仅接单快而且不会漏单,还省去了找零钱的麻烦,非常方便。”
至于价格方面,小冉打开了手机里的美团外卖向记者展示并说道:“我们最先使用的是美团外卖,在美团上订餐很多商家都注明‘满10减2,满20减5’等优惠活动,后来有了饿了么,下载注册之后‘首单立减15’,订餐很划算。慢慢又有了百度糯米、淘点点等软件,都是下单立减,赠饮料之类的活动。有一段时间各个软件之间竞争,优惠力度很大,平时10元左右的饭减完钱才三四元,非常合适,每个月都节省了不少饭钱。有时候为了减更多的钱,我还跟宿舍同学拼单一起订餐。后来优惠力度慢慢变小了,用外卖软件订餐却成了习惯。现在美团、饿了么还有分享红包的政策,我们订完餐之后还会分享红包给微信群里的同学,红包里的钱可以下次订餐使用,也算实惠。”
用户抱怨餐厅配送速度慢
调查显示,58%的用户在使用外卖软件订餐时遇到过“配送速度太慢、配送员经常找不到地址”这一问题。小王对记者说“有的时候餐厅送餐的速度实在太慢了,打电话催单,商家的回答都千篇一律,总是说已经送出去了,或者饭点订餐的人较多,人手不够,请谅解之类的。有时候和同事下单时间相隔几分钟,两份饭却被相差一个多小时送来。最过分的一次竟然把我的饭给送丢了,商家解释说可能配送员送错给别的顾客了,只能重新给我做了一份送来。”
记者了解到,一般商家都是由餐厅自己安排配送员送外卖,个别餐厅是由外卖软件安排统一配送。饿了么在今年4月份上线了“蜂鸟配送”系统,它最主要的功能是使用户可以实时追踪订单配送,避免用户濒临饿晕却不知道自己的饭身在何处的情况。饿了么上直接标注了哪些商家是由蜂鸟配送,一目了然。蜂鸟会在配送员开始送餐时给用户发送信息通知餐品已经在路上,也会在餐品到达时通知用户下楼取餐等,使用户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商家资质卫生状况被忽视
调查显示,仅有10%的用户在选择外卖软件订餐时会考虑到合作商家的知名度以及商家是否取得营业资格。另外消费者在选择商家订餐时,超过70%的用户只会考虑商家饭菜的味道,还有接近50%的用户会选择配送速度较快的商家,而仅有26%的用户会考虑商家的资质是否符合标准。
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和上海市食药监局对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淘点点等订餐软件上随机抽选的100家餐厅进行调查,发现仅有39家餐厅在软件上公示了可辨识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证明图片,而这39家餐厅中仅19家餐厅所公示的证照信息与其实际经营主体店相符。也就是说,很多餐饮商家存在借用许可证(标示的地址与公示许可证的地址不一致),或者伪造许可证(平台公示许可证的单位名称、地址涉嫌伪造)的现象。目前,上海市消保委已经向美团外卖、饿了么等订餐软件发出督促改进函,食药监局也发出了责令改正通知书。
本市高校周边也有不少这样类似的餐厅。记者在暗访过程中发现,天津理工大学学生使用外卖软件订餐的餐厅多来自学校周围一条名为加乐比的小吃街。这条小吃街不仅泥泞不堪,污水横流,甚至很多餐厅门口就摆放着泔水桶。记者走进其中一家小餐厅,看到桌子上油腻不堪,店家买来的生菜就堆在墙角,食物加工区更是脏乱差,令人作呕。更为普遍的是,装外卖的餐盒都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或白色泡沫盒,非常不卫生。
需加强入驻商家监管审查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用户认为外卖软件需要加强对商家资质进行考证,入驻商家需要达到卫生标准。而对规范外卖软件市场,提高外卖食品卫生安全程度这一问题,还需要政府、软件商及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
据了解,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规定了网络食品交易(包括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具有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和许可证审查,发现、制止和报告违法行为,对严重违法行为须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法律义务。但是,自新的《食品安全法》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来,市场上如火如荼的网络外卖订餐平台却对法律所规定的内容执行得并不彻底。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并完善网络食品经营行为的准入和监管机制,在法律的架构下,从准入源头引导经营者自律。
另一方面,外卖软件在疯狂“圈地”占领市场的同时,更应该为消费者着想,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不能为了自身利益而忽略对入驻商家的监管。具体来说,软件商应对入驻商家进行实名登记,并且对商家提供的证照信息进行审查,确保信息真实准确,避免借照、伪照等现象发生,也要对商家进行实地考察,确保卫生条件达到标准,对消费者负责。
最后,消费者自身也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能贪图外卖软件的优惠力度而忽视了食品的卫生安全,这是对自身健康不负责任的表现。此外,如果发现不合规定的商家要敢于投诉和举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