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份调查问卷显示:公众不满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现状

【财新网】(记者 单玉晓)“社会公众对当地行政执法、行政决策、政府信息公开等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内容的满意度评价具有差异性,但总体来看,公众对2015年法治政府建设现状不满,且较2014年有所下降。”12月14日,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5)》明确提到上述问题。

  发布方介绍,该评估报告是根据2015年最新修订的评估指标体系,以网络检索、发送咨询函、实地调研及发放问卷等形式,对选定的100个地级以上市政府开展评估,根据各种评估数据整理而成,覆盖人口超过7亿。其中,“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是九项一级指标之一,也是唯一一项主观评价指标;社会公众满意度分值200分,在9个一级指标中所占比例也最高。

  该评估已开展三年。被评估的对象是从直辖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其他城市中选取的100个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太原、淄博、驻马店、绥化等,数量接近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人口规模占全国一半以上。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希望对调研员的工作扎实推进,做到有图有真相。”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师王翔是“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项目负责人,他向财新记者介绍,该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进行,以问卷调查为主,每个城市发放210份问卷,最终有效问卷总数为20368份。为保证调查的有效性,项目组选取以前述100个城市为生源地或在当地就读的高校学生为调研员,深入这些城市的商贩集散地、行政服务中心等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城市得分不及格,民众普遍反映没有充分参与当地政府重大决策。

  超半数城市不及格

  项目组根据国务院关于建设法治政府的文件设计了十个调查题目,分别是:当地政府办事方便程度怎样,在重大决策时听取老百姓意见和建议情况怎样,公务员在工作中对老百姓的态度如何,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怎样,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的效果怎样,所在城市违章停车、垃圾清理不及时等违法行为情况如何,政府工作人员“吃、拿、卡、要、故意刁难”等情况如何,政府部门暴力执法情况如何,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情况如何,政府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但没有履行的情况如何。

  调查问卷总分为200分,120分为及格。结果显示,100个城市的平均得分率为58.68%,即117.36分,平均不及格。得分前五名分别是北京、上海、宜春、德州、乌鲁木齐,包括信阳、青岛、温州、成都、郑州等61个城市分数不及格,后五名东莞、太原、济宁、驻马店、汕头分数未超过90分。

  行政决策不听取公众意见

  调查结果显示,逾八成民众反映没有充分参与当地政府重大决策,这也是最令民众感到不满的问题。“100个城市中有83个城市该项得分在及格线以下,可以说,多数市民对所在城市行政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听取公众意见的情况不满意。”王翔建议,政府应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达到政府与公众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行政不作为。“应担履行的职责但没有履行”是评价政府不作为现象的指标,财新记者发现,该项指标的得分率为57.89%,得分率排名倒数。多数人认为行政不作为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不能有力查处违章停车、占道经营等,不能及时解决环境保护、交通拥堵、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近八成市民认为当地违章停车、清理垃圾不及时等违法行为普遍存在。以查处违章停车为例,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投诉未得到及时解决。

  报告指出,行政执法效果不佳和行政不作为,既无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侵蚀政府公信力,实质上是行政腐败的表现。解决这个问题应以解决违章停车、随意堆放垃圾、交通拥堵、食品安全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突破口,采取短期措施和长期措施的双项解决机制,克服懒政行为,落实责任追究制等。

  此外,逾六成市民对当地政府信息公开情况不满意;近六成市民认为当地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差、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吃、拿、卡、要、故意刁难”等情况普遍。

  对比社会满意度指标的评估结果和其他八项客观指标,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王敬波教授发现一个问题:“同样的指标,在我们去考察政府网站时所得的结论,和我们派学生亲自到当地进行满意度调查得出来的结论有非常大的差距”。她认为,现阶段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动力机制和压力机制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