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今天,共青团等单位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六成青少年遭遇网络威胁,其中电信诈骗和账号被盗最为常见。
青少年上网 最热衷聊天交友
今天上午,由团中央和360互联网安全中心主办的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活动在通州潞河中学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发布的这份《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从上网习惯、网络环境感知、网络安全意识三方面,对6-18岁的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53.1%的青少年已使用手机上网,31.4%使用家庭台式电脑上网,13.1%使用平板电脑上网,仅有2.4%的青少年使用网吧或学校的台式电脑上网。这意味着,95后的上网习惯主要通过自己的设备,且倾向于使用移动端设备。
青少年上网都在做什么?调查发现,聊天交友、听音乐、玩游戏是青少年群体最热衷的网络活动,而查资料、看电影电视剧等活动相对较少。其中,在青少年最喜欢的游戏top20中,植物大战僵尸、赛尔号、小黄人快跑名列三甲。
法晚记者了解到,在家长对待孩子上网的态度调查中,只有不到10%的家长表示反对孩子上网,这表明70后、80后家长对孩子上网持比较开放的态度。
近六成青少年遭遇到网络威胁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尽管青少年上网环境相对单一且上网时间短,但仍旧无法避免不安全的网络环境和各类网络威胁。记者从调查报告中看到,近六成青少年曾遭遇到网络威胁,其中电信诈骗和账号被盗最为常见,其次是个人信息资料被窃取。统计数据也表明,八成青少年缺乏全面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报告统计,目前,超80%的青少年在遇到电脑病毒时会立刻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面对个人信息问题,青少年最不愿意透露证件号码、电话号码、地址等信息;同时,九成以上的青少年认为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全面的网络安全教育。
法晚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青少工程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建立了首个“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同时,打造了全国首个青少年网络安全科普流动基地——安全战车。安全战车将最先进的4D体感、语音识别、大数据等可视化技术与网络安全知识相融合,打造了木马忍者、AR魔镜、跨屏投篮、安全之战等近10个互动体验项目。
工作人员表示,2016年安全战车将会开往全国10个省市、180多个市县进行巡展,向更多的青少年普及网络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