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受访者可能会因不满年终奖而跳槽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3%的受访者还在焦急地等待年终奖的到来。40.4%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年终奖并不满意。关于重视年终奖的原因,53.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辛苦一年,应该劳有所得。

本次调查中受访者的单位类型分布为,12.5%的受访者在政府及事业单位,22.0%受访者在国有企业,16.2%受访者在外资企业,44.3%受访者在民营企业。

距离过年还有不到一个月,你的年终奖发了吗?

调查中,20.0%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发了,59.3%的受访者表示还没发,还有16.8%的受访者直言今年没有年终奖。3.9%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在大家关心的具体数额上,55.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年终奖在5000元以下。其中,21.8%的受访者能拿到2001元~5000元,15.5%的受访者能拿到1001元~2000元,18.3%的受访者年终奖在1000元以下

还有16.0%的受访者年终奖会在5001元~1万元,9.3%的受访者会在1万元~3万元这个区间,3.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年终奖会超过3万元。

40.4%受访者对年终奖不满意

被问到对今年的年终奖是否满意时,40.4%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 38.5%的受访者满意度一般,仅21.1%的受访者表示满意。

分单位性质来看,在外资企业中,对年终奖满意的受访者为29.8%;国有企业中,满意的为28.5%;政府及事业单位中,满意的为22.6%;民营企业中,满意的为15.0%。比较来看,来自民营企业的受访者对年终奖的满意度最低。

如果对年终奖不满意,你会归因于什么?调查显示,45.1%的受访者认为是单位过去一年里效益不好,37.4%的受访者认为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可见,虽然认为年终奖不如预期,但大多受访者都表现出了从单位角度考虑问题的宽容态度。

在进一步的交叉分析中发现,政府及事业单位员工大部分将年终奖不如预期,归因为大环境影响,比例为47.8%。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则主要归因为单位今年效益不好,比例分别为46.4%、44.7%和53.9%。

受访者对年终奖不满意的归因还有:部门或单位没有发展前景(23.6%),领导或部门没有作为(18.4%),领导偏心或没注意到自己(12.5%),自己工作没干好(11.5%)。

55.6%受访者可能会因不满年终奖而跳槽

年终奖是否会成为年轻人跳槽的原因?调查显示,如果对年终奖不满意,44.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会跳槽。55.6%受访者可能会,其中,21.1%的受访者直言肯定会,34.5%的受访者对单位的忠诚度会因此动摇。

通过交叉分析,政府及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会因年终奖而跳槽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17.0%、23.8%、26.4%和20.6%。由此看出,外资企业人才流动的不确定性最高,其次为国企、民企和政府公务员等。

结合以上结果分析,一次年终奖数额的多寡可能并不是动摇“军心”的主因,对单位发展前景的预期,才是员工决定跟随与否的根本因素。当然,年终奖作为反映企业单位效益的指标,对人们的预期有很大影响。

调查中也能看出,大家之所以重视年终奖,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辛苦一年,应该劳有所得”(53.3%)。40.0%的受访者认为临近过年,钱多当然有面子好办事。38.9%的受访者将年终奖视作是对一年工作的评定。25.8%的受访者指出,激励机制决定了年终奖才是薪资大头,24.2%的受访者觉得周围人都存在比较心理,不能失了面子。

本次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90后占20.3%, 80后占50.6%,70后占22.2%, 60后及以上人群占6.8%。

年终奖六大盲区,千万别要那“一块钱”

所谓年终奖盲区,指的是某些年终奖区间,可能因为多拿一块钱,而最后多缴几千块的税,比如18001比18000元要多纳税1154.1元;54001元比54000元要多纳税4950.2元;108001元比108000元要多纳税4950.25元;420001元比420000元要多纳税19250.3元;660001元比660000元要多纳税30250.35元;960001元比960000元要多纳税88000.45元。所以说,年终奖虽是越多越好,但是有些“一块钱”拿了不如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