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的受访者认为体检缺乏健康评估和跟踪管理

    有病没病,每年抽出点时间到附近医院进行一下健康体检,越来越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态。适时进行健康体检,值得肯定和推广,它有助于“有病早治,无病早防”,不仅对于参加体检的个人有利,防止小病拖成大病,促使其逐渐养成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而且,对社会整体而言,它能够提高医疗整体治疗水平,为社会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提供重要保障。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7%的受访者觉得定期进行体检有必要,67.1%的受访者一年至少体检一次;但与此同时,受访者也指出了时下体检当中存在的问题,62.7%的受访者认为缺乏健康评估和跟踪管理,体检效果大打折扣,56.3%的受访者认为服务水平差,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56.2%的受访者认为缺乏专业人员咨询、风险评估及个体化建议。


    无独有偶。前不久有媒体曝光,北京的体检行业中出现了商业体检网站为赚点击量做虚假广告、同一检查项目价格千差万别、公立医院体检“主推”豪华套餐等问题。可见,目前的健康体检市场良莠不齐,存在问题不少。健康体检专业性强,关乎百姓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健康体检行业自身首先必须健康,惟其如此,方能使百姓感到放心、舒心,为整个行业赢得良好口碑,促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说,各级医疗卫生监管部门对于健康体检机构有着规范的监管举措,但从上述调查及媒体曝光的问题来看,监管空档依然不小。当前,医疗卫生监管部门亟须对健康体检行业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对症施治。针对媒体反映的一些健康体检机构涉嫌虚假宣传、项目价格不规范、主推豪华套餐等问题,各地医疗卫生监管部门有必要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全面排查。对于问题严重的健康体检机构,除了督促其彻底整改,不妨结合目前开展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建立专门的健康体检行业信用信息库,将之不诚信经营行为纳入进来,借助于信用惩戒手段起到威慑作用。


    健康体检机构也应该本着对自己及客户负责的态度,适时进行自我“体检”。针对受访公众反映的健康体检在服务水平、专业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相关健康体检机构广泛倾听社会意见,不断提升自身工作的精细化水准。鉴于多数受访者认为健康体检缺乏健康评估和跟踪管理,体检效果大打折扣,健康体检机构应该顺应当前的大数据发展态势,进一步完善每一位健康体检者的体检档案资料,注意体检档案资料的积累与挖掘分析,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为体检者提供深入、全面、准确的体检结果与健康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