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倡议,把今天定为我们的节日,让我们4个人一起,放下手机、放下电脑、放下私事,放下烦恼,走出宿舍,来到阳光下,共同度过专属于我们4个人的一天……”说起前不久在学校首个校园“寝室节”上面向全校发出的倡议书,武汉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西区四栋519寝室的“四姐妹”至今依然兴奋不已。
以上新闻中的4位95后女大学生自创“寝室节”后,1年时间已升级为全校同学的节日,该校近2000个宿舍关注,社会对高校宿舍教育也引起了热议。
时下,高校大学生宿舍矛盾不容小觑。2015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355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70.5%的受访学生曾为寝室矛盾而感到烦恼,67.6%的受访学生曾想调换寝室。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宿舍矛盾造成的恶性事件也屡见不鲜,比如,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的常某因为对宿舍同学不理睬自己而感到不满,投毒杀害同学。2013年4月16日,因生活琐事导致宿舍同学关系不,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他被同宿舍室友在饮水机里投毒所害。
宿舍是高校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地,也是高校教育管理不可忽视的核心细胞。高校大学生宿舍关系紧张,会影响大学生之间和睦相处,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不利于高校文明建设甚至和谐稳定。可见,加强高校大学生“宿舍教育”很有必要。
高校大学生产生宿舍矛盾,主要是室友生活习惯不同、性格不合、缺乏沟通。“寝室节”这种看似简单的“放下手机、放下电脑、放下私事、一起共度有意义的节日”的活动,却能让“宿舍教育”很好地“动”起来,适合大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能加强高校大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起来也很方便,切合解决高校大学生宿舍矛盾“无缝对接”要求。同时,“寝室节”接地气,形式活,内容新,重在日常,重在长效,是大学生“自我教育”好载体。“寝室节”从高校细胞开始抓教育,这种积极向上的文明创建方式值得推而广之。
当然,加强高校大学生“宿舍教育”,要别止于“寝室节”。一是要让大学生处事讲法律纪,维护自身权益要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权益,比如处理寝室同学关系不妨“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二是高校要加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不断强化大学生人文涵养。三是社会营造良好环境,树立大学生“人格平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