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显示77%的人赞成提高高温津贴标准

市总工会发声:领不到补贴?我们来帮忙

  环卫工人在炎炎夏日里刮小广告

记者调查

进入酷暑以后,高温津贴的话题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深圳市总工会通过线上问卷以及线下随机采访的方式,对深圳高温津贴发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8月5日,市总工会发布调查结果:有98%的人听说过高温津贴,有62%的人领取过高温津贴,有77%的人认为目前高温津贴发放标准需要提高。此外,记者还通过对各行各业、企业的走访,了解目前深圳高温补贴的发放情况,而工会也出台了相关规定保障职工的权益。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沈婷婷

职工说法

户外工作者希望提高津贴

快递员小蒋说:“领取正常,饮料都一箱一箱发。”他负责华强街道快递收取和派送,平时有高温津贴,公司也有派发凉茶。“我的领取挺正常的,每个月都有。”

交通督导员小王则希望可以提高高温津贴:“每个月都能领到高温津贴,但我在户外工作,体力消耗特别大,希望能够针对户外工作的人群提高一下高温津贴。”

另外在旅游景区做讲解员的瓦色孝告诉记者,公司高温保障做得挺好的,这名讲解员负责为游客讲解藏族人民生活习惯、风俗特色,基本都在户外工作。“除高温补贴,公司还供应凉茶、绿豆汤,每个岗位都有;各部门也会发西瓜、凉茶等;觉得公司在高温保障这一块做得挺好的,每年都发放到位,自己很满意。”

“如果还有凉茶就更好了!”环卫工李阿姨告诉记者,进公司3年,每年6到10月都能领到每月150元的高温津贴。

走访调查

建筑施工等领域情况不乐观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深圳高温补贴的发放在环卫工作、户外协警等领域已十分普及。而在建筑施工、装修搬运、快递、外卖等领域,发放情况仍不乐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行业的工作者普遍未签订劳动合同,维权意识淡薄。在工会问卷中,如果自己符合高温津贴发放条件,却没有领取到高温津贴,35%的人选择了“自认倒霉”。

建设工人刘大叔说,他是临时工,没有高温津贴,平时跟着包工头干活,工资都是预支的,连社保都没有,更别说高温补贴了。

采访中,没有领取过高温津贴的高温工作者都表示自己不会去找领导理论或者投诉,原因多是“怕被炒鱿鱼”或者“投诉了也没有人相信的”。

更重要的是,部分企业出于经济效益考量,故意规避这些政策,或是拿防暑降温饮料充抵高温津贴。同时,对于一些违规的行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和处罚力度较弱,导致用人单位觉得违法成本低,冒着被处罚的风险,拒不发放高温津贴。

企业情况

有企业每月发250元津贴

在工会的调查中显示,深圳许多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大型企业一般都会按时足额给员工发放高温津贴,有的发放金额还略高于广东省统一标准。

位于宝安区福永街道的高士线业(深圳)有限公司因为车间设置染缸以及压力容器,开缸会产生蒸汽。在这种高温高压环境下,车间无法安装空调。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大约几千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是用钢材和铝板搭建的,每个工作台旁边都有一台电风扇。干活的工人表示,夏天厂房里的温度一般是39℃,一天工作下来,全身衣服都会湿透。

2009年就已经到工厂工作的孙阿姨称:“招工时工厂都说得很清楚,告诉我们会很热。”他们的高温津贴是250元一个月,发放时间也是6月到10月。而且公司每周发给每人两瓶饮料,其中有一瓶是盐汽水。

“必须重视。”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工会办公室主任许红云谈起高温津贴这样说。对于需要大量户外工作者的盐田国际集团,除非达到国家规定必须停工的温度,否则不能轻易停止工作。

许主任说,企业和工会都非常重视高温津贴的发放,按照广东省的规定,他们的户外工作者是150元一个月,室内工作者是100元一个月。同时,每年公司都会进行高温体检,检查工人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合在高温天气下工作的病症。夏天食堂也一直有绿豆汤供应,并定期为员工发放清凉饮料。

工会表态

领不到高温津贴可以投诉

除了按照法律规定发放高温津贴之余,诸如高温体检、清凉饮料等人性化措施更多靠的是企业的自主行为。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放高温津贴的落实力度较弱。比如说,今年7月,深圳发生了松岗一工厂被投诉高温津贴迟迟未发,记者采访反而被打的新闻。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温津贴的发放更需要企业的自律行为。

深圳市总工会生产保护部部长王鸿利表示,职工如果遇到该领取高温津贴却无法领到的情况,职工首先可以先跟企业工会反映情况,由企业工会与公司直接协商,进行维权。如果所在企业没有工会,职工可以拨打市总法律热线12351进行投诉,市总将向劳动保障部门反映相关情况。工会负责人表示,工会作为职工的“娘家人”,对事关劳动者安全与健康、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极为重视。(来源:http://news.ycwb.com/2015-08/06/content_20509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