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时候,有一条关于三胎政策的新闻,突然炸上了热搜。
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博士写文章建议:
1.一线城市生三胎,每人每月奖励3000-5000元。
2.不要指望90后00后生,他们不是生育主力,中国生育主力人群是75-85后。
一瞬间,网上diss他的声音如“翻江倒海的苦水”,阅读量更是高达1.6亿之多。
更令人吃惊的是,90后和70、80后对此事想法截然相反!
大部分的70后、80后一致表示,都快到更年期了,鼓励这个年龄段生小孩,简直可笑!
有网友很理性地指出,75-85后的妇女生育的死亡风险不低,75后的女性快绝经了,75后男子的生育质量也不高,这个专家的话太不负责。
有一位网友的评论抖了一手好机灵:这个专家在欺负75-85后很少在网上发声,所以把他们当做三胎政策主力也不会被骂。
也有网友质疑第一条建议的可操作性,补贴只发给一线城市,其他城市怎么办?
这个钱由谁出,给谁,给多久,给多少才合适等等都是棘手的问题。
凡事都有两面性,除了点赞上千的反对声音,也有不少90后的网友表示了赞同,认为“90、00后观念在变化”这个说法是对的。
先不论对错,像这种网红学者,隔三差五就会提一些劲爆的言论来吸引眼球,不考虑可行性,不顾忌群众的感受,还把70、80后和90后进行对立,这种做法非蠢既坏。
最后,流量全是他收割走了,透支的却是大家对政策的信任。
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专家会说出“中国生育主力人群是75-85后”这样的话呢?
原因很简单,现在90、00后的年轻人连一胎都不想生,更别提三胎了,70、80后不得不出来被迫“主力”。
看一组揪心的数据,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降至1200万人,创有数据统计以来的历史新低。
其中,2018年出生的1523万新生儿,有50%是二胎;2019年出生的1439万新生儿中,有59.5%是二胎;2020年出生的1200万新生儿,有50%是二胎。
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国的生育率现在就是靠那些生过孩子的人死撑着,想让没生过孩子的人生娃,实在是太难了!
对于生过孩子的人来说,她很可能在生一胎的时候就解决了最重要的房子问题,而且敢生一胎,说明收入尚可,至少在门槛以上,具备最基本的“生育条件”。
即便现在生三胎压力有点大,但只要国家后续给与一定的补贴政策,为那些有意愿生三胎的家庭扫清障碍,他们还是会愿意继续生。
就像这位三胎母亲的真实故事,她一年收入有40w+,忙事业忙带娃,虽然日子很难,但从不后悔生三胎。
的确,如今地方政府已经开始行动,前不久四川攀枝花政府发布文件,生孩子每月补贴500元,一直补到3岁。
前不久教育培训行业得到整顿,一定程度上也在减轻家庭的养娃成本。
官媒之前发布文章里就写道: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放开三胎后面,还有几个大字——配套支持措施!
所以几乎可以肯定,针对有意愿、生过二胎的家庭,国家将大力支持其生三胎。
而相应的生育补贴,已经在路上了。
反观那些一胎都不愿生的人,大部分以90、00后为主。
三胎政策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遥远而奢侈的梦想。
有段子这么戏谑到,现代人因生活压力过大,没有生孩子的意愿,连聊一聊都不愿意,简称为“民不聊生”。
之所以生育意愿低,无非两点:
1.买不起房子
2.还没有结婚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房子,成本是百万起步,二三线城市都是200多万朝上,更别提北上广深了。
结婚要彩礼要房车,孩子读书前也需要一笔巨额开销。这么大一笔生娃成本,一时半会怎么解决?
除了物质条件,还有一点很容易被忽略,就是年轻人的婚恋问题。
如今在中国,估计有2.6亿的单身人口,这个数量太夸张了。
这个群体很有趣,其中一部分人疯狂渴望婚恋而无法脱单,另有一部分人则是对婚恋恐惧,主动放弃。
比如,硕博专属婚恋平台【理想岛VIP】联合【问卷网】共同发起了《2021中国单身硕博婚恋意向调查》的大型调研项目(点击此处查看详细报告),对5156位单身硕博高学历者进行调研:
81%的人渴望婚姻,脱单意愿非常强烈
28%的人明确打算要两胎
你想想,还没处对象就渴望二胎,这类人群其实才是三胎政策的主力群体。
而对婚姻恐惧的年轻人,更不在少数。
据我对身边90、00后的观察,即使经济条件支持,也有选择不结婚的,他们天天在网上看到各种出轨劈腿的狗血故事,对婚姻的牢固性早已失去信心,成为丁克一族已成风潮。
与其花精力维持家庭稳定,不如工作搞钱来得踏实。
相比男性来说,生孩子对于女性更是一次左右人生的抉择。
她们害怕失业,多一个孩子,就丧失对好公司的竞争力。
她们害怕身材走样,漂亮衣服穿不了。
她们害怕加速衰老,不得不买大量化妆品续青春。
在生孩子的这个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的是女性,她必须把自己的身体、事业以及自己的职业规划全部投进去,那就是一个黑洞,你并不知道投进去之后会发生什么。
/结语/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如果房价涨到三四万,那么再怎么涨都和年轻人没关系了,因为反正买不起。
这句话套用到生孩子政策上来就是:如果一胎成本过高,那么再怎么放开生育都和年轻人没关系了,因为反正生不起。
只有让更多年轻人特别是女性,打消生育顾虑,没有后顾之忧,真正想生、敢生,我们才能迎来生育的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