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问卷设计

社会调查

定义

它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的、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作用

描述状况;解释原因;预测趋势。

 

分类

       根据社会调查的性质和应用领域分为:

     行政统计调查,如人口普查;

     生活状况调查,如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成都女性择偶情况;

     社会问题调查,如自杀;社区居民十大关心问题;

     市场调查,如成都市民购车意愿;

     民意调查,如美国大选地震灾后民意;

     研究性调查,如职业声望中国最受欢迎城市。

举例:成都女性择偶情况调查。

调查的方法:选100名22-30岁的女性进行电话调查。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Step1.选题阶段 (选择问题)

Step2.准备阶段(调查设计、抽取样品、变量测量)

Step3.调查阶段 (自填问卷、邮寄问卷、结构访问)

Step4.分析阶段 (资料整理、单变量分析)

Step5.总结阶段 (报告结果)

 

 


一、选择好的科研课题

       1. 研究题目的来源

              (1)从现实生活中来

(2)从个人经历中来

(3)从所学专业知识及文献中来

 

2. 选题的标准

(1)重要性

     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调查课题对一门学科的发展、某种理论的形成或检验、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对社会现象的解释。

     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调查课题对现实生活所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能否进行科学的回答和能否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

(2)创新性

举例:乔布斯的苹果改变了生活和时尚的潮流。

谢尔盖.布林的Google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比尔.盖茨的微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而扎克伯格的Facebook则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我的课题改变了……

填补空白不容易,更多的从以下一方面或多方面结合创新:

     研究角度或思路

     依据的理论

     调查的对象

     采用的方法

     调查的内容

              举例:大城市青年结婚消费调查

角度创新:可以从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角度切入。

方法创新:自填问卷、电话调查等。

内容创新:例如结婚仪式调查。

                     (3)可行性

     主观限制:调查者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操作技术等,还包括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语言、体力等纯粹生理方面的限制。

     客观限制:调查时间不够、调查经费不足、有关文献不能取得,所涉及的对象、单位和部门不能给以必要的支持与合作,调查课题违反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或违反社会伦理道德,或与被调查者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相违背等等。

(4)合适性(最佳性)

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研究者首先应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

在可能条件下,应尽量选择自己所熟悉的社会生活领域相关的课题

 

前三个是必备的,最后一个是锦上添花的。

此外,选题最好是热门话题、前沿话题。

 

3. 调查课题的明确化

将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将一般性问题转化为特定问题。

在对调查课题进行界定、陈述和明确化的过程中,最好能用变量的语言来对调查课题进行陈述。

举例

我国社会中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可以加上这些限定词:原因、特点、初次、家庭关系、社区、学 校、大众传播、同辈群体

几个例子

     农村空心化下的公共文化建设调查研究(国家级)

     NGO行动的逻辑——对四川地震灾区NGO的调研

     农村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发展现状与演进逻辑

     失地农民社区治理中自治制度

     大学生西部志愿者生存情况研究

     国际NGO在甘孜州扶贫情况调查

     城中村拆迁中流动人口的社会成本问题研究——以成都市W区城中村改造重点区域实证调查为例

     地方治理中县权改革的发展路径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调查为例

     农村及贫困地区特招生计划的思考——以四川省11个国家级贫困县的高中生调查为例

     统筹城乡视阈下转制型社区重建研究——以成都市双流县彭镇5个社区的调查为例

     蚁族市民化路径探析——以成都市为例

     论网络监督在反腐败中的作用

     新津县驻村大学生志愿者生存现状调查

 

二、调查设计

研究方案的具体内容涉足从研究题目确定开始,直到资料收集、分析、报告撰写为止的整个过程。从大的方面说,一项研究的具体方案中应当包括下述几方面的内容:

     说明调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说明调查的内容

     说明调查的范围、地点、调查对象、分析单位

     说明调查的理论假设(解释性的调查才需要)

     说明调查抽样的方案

     说明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

     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培训安排

     说明调查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

 

三、抽样

1. 优点:

     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

     可以迅速地得到资料数据

     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资料

     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准确度高

      

2. 抽样的类型

各种抽样都可以归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类。这是两种有着本质区别的抽样类型。

概率抽样是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等概率原则进 行的抽样,因而它能够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非概率抽样主要是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  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因而往往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概率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最科学的方法

    整群抽样

    多段抽样

    非概率抽样

    偶遇抽样

    判断抽样

    定额抽样

    雪球抽样

 

3. 样本规模

     小型调查:样本规模100-300

     中型调查:样本规模300-1000

     大型调查:样本规模1000-3000

 

四、问卷设计

1. 问卷的一般结构

       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编码。

 

2. 问卷设计的原则

     把为调查者着想作为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问卷避免太长、太多、太复杂。

避免需要进行难度较大的计算和记忆。 

     对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有明确的认识

主观上的障碍。畏难情绪、为难情绪、漫不经心、毫无兴趣。

客观上的障碍。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的限制。

     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卷设计工作

调查目的的影响、调查内容的影响、样本性质的影响、资料分析方法的影响、问卷使用方式的影响、调查经费和时间问卷设计的步骤

 

3. 问卷设计的步骤

(1)探索性工作

(2)设计问卷初稿

一是卡片法,二是框图法。

(3)试用

一种叫客观检验法,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检验:

(1)回收率

(2)有效回收率

(3)填写错误,一类是填答内容的错误、另一类是填答方式的错误。

(4)填答不完全。

一种叫主观评价法。分别送给该研究领域的专家、研究人员以及典型的被调查者,请他们指出不妥之处。

(4)修改定稿并印制

版面安排上的不妥,还是文字上、符号上的印刷错误,都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调查结果。

 

4. 题型及答案的设计

(1)问题的形式

填空式、是否式、多项选择式、距阵式、、表格式、刻度式(五级或七级,测量态度时用)

(2)答案的设计

     封闭式,要注意答案的穷尽性和互斥性

     开放式展示调查问卷模版。

 

5. 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1)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避免使用一些复杂的、抽象的概念以及专业术语。

      (2)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

      (3)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

      (4)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称诱导性提问。

      (5)个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6)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7)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问题的数量与顺序

 

6. 问题的数量与顺序

一份问卷应该包括多少个问题,这要依据调咨的内容、样本的性质、分析的   方法、拥有的人力、财力、时间等各种因素来决定,没有固定的标准。

通常以回答者在20分钟以内完成为宜,最多也不要超过30分钟。

当然,若是研究的经费和人员相当充足,能够采取结构式访问的方式进行,并付给每一位被调查者一份报酬或赠送一点纪念品;问卷本身的质量又比较高;调查的内容又是回答者熟悉的、关心的、感兴趣的事物的话,那么.此时间卷长一点也无妨。

     问题的顾序

(1)把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向,把复杂难答的问题放在后面。

(2)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故在后面。

(3)把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他们感到   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

(4)一般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

(5)个人背景资料,一般放在结尾,但有时也可以放在开头。

(6)若有开放式问题,则应放在问卷的最后面。

 

7. 常见错误

     概念抽象

     问题含糊

     问题带有倾向性

     问题提法不妥

     问题有多重含义

     问题与答案不协调误

8. 高质量问卷的标准

     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适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适合调查的对象

     问题少而精

9. 如何设计出高质量问卷

     语文知识水平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知识

     社会生活知识

 

五、资料收集

从大的方面来划分,调查研究中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其一是自填问卷法;其二是结构访问法。

1、自填问卷法:指的是调查者将调查问卷发送给(或者邮寄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自己阅读和填答,然后再由调查者收回的方法。

2、结构访问法:是指调查者依据结构式的调查问卷,向被调查者逐一地提出问题,并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在问卷上选择合适的答案的方法。

    自填问卷法

    个别发送法

    集中填答法

    邮寄填答法

    结构访问法

    当面访问法

    电话访问法

 

六、资料的统计分析

       SPSS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应学会SPSS软件的基本操作及使用。

 

七、撰写研究报告

1. 调查研究报告极其类型

研究报告是反映社会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它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将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表现出来。其目的是告诉有关读者,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取得了哪些结果,这些结果对于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等等。

2. 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

a.确立主题

b.拟定提纲

c.选择材料

d.撰写报告

3. 应用性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

(1)标题:陈述式、结论式、问题式、双标题式

(2)导言部分:直述式、悬念式、结论式

(3)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纵向结构、横向结构、纵横   结合式

(4)结尾部分

4. 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

a.     导言部分:介绍本项调查研究的问题、有关文献评论对自己的研究的介绍。

b.    方法部分:有关调查方式的介绍、有关调查对象的介绍、  对研究主要变量的说明、对资料收集过程的说明、对资料分析方法的说明。

c.     结果部分:结果与讨论的关系、关于数据、资料、图表的处理问题。

d.    讨论

e.     小结

f.      参考文献

g.    附录

5. 撰写调查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1)行文要则

用简单平实的语言写作。

知识陈述事实力求客观,避免使用主观或感情色彩较浓的语句(作者、笔者、这一结果表明)。

用报告的口气撰写,而不是把自己观点强加给别人或表现出力图说服别人同意某种观点或看法。

(2)引用:引用原话、引用观点

(3)注释:夹注、脚注、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