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近五成毕业生偏爱国有企业 过半期望月薪不到5500元

原标题:近五成毕业生偏爱国有企业过半期望月薪不到5500元

羊城晚报讯 记者沈婷婷报道:23日,深圳市第十九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双向选择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举行,500多家企业提供2万多个就业岗位,吸引了深圳及周边城市的许多大学生前来应聘。记者发现,现场银行展位异常火爆,金融投资成为毕业生最希望从事的行业,其次是互联网通信和高新技术,现场招聘展位冷热不均。

仅两成毕业生想进民企

本届双选会参展企业众多,涉及金融、电子、通讯、零售百货、机械、物流、互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诸多热门行业,5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包括中国邮政、华润万家、长城开发、百度(中国)等世界500强企业。其中,技能人才招聘类企业占60%以上,深圳重点扶持的生物医药、新能源、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占20%以上。此外,深圳十一个区组团参会企业共计194家,占总参会企业的39%,新区携企业参会规模超过历届。

现场调查显示,来参与招聘的企业多为个体、民营企业,占74%,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仅为9%。但毕业生求职意向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达到48.75%,民营、个体仅为19.19%,三资企业占24.79%。毕业生对求职企业性质的期望与企业市场实际主体数量不对等。

银行金融业最受欢迎

今年金融行业参会热情依旧不减,记者在现场看到,金融、证券、保险行业专区和知名企业专区都挤满了应聘的毕业生,各家银行展位前更是排起了长龙。

根据现场举行的调查显示,毕业生最希望从事的行业前三名分别是:金融投资(52.47%),互联网通信(20.58%)和高新技术(14.44%),毕业生求职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类。但前来招聘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工科类和理科类,工科类占47%,理科类占40%,提供经济和管理类岗位仅为19%和28%,这造成求职预期和企业需求错位现象较严重,现场招聘展位冷热不均。

记者现场采访多家企业,企业提供月薪分别为:专科3000元-4000元,本科3500元-4500元,硕士5000元-8000元。现场调查还显示,三成多的毕业生期望薪酬在每月3500元-4500元,还有24%的毕业生期待的薪酬为4500元-5500元。毕业生期望薪酬与企业提供的薪酬基本相符。


继续阅读

今年上海近两成白领已跳槽 职业发展和薪酬是主因

转眼,“金九银十”的跳槽旺季已经逾半,回顾职场上,漫天飘的是简历,但大型企业发布的岗位却远远没有往年“豪迈”。据智联招聘刚刚发布的“白领2015秋季跳槽意愿”调查显示,在经济压力以及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对各个传统行业的不断冲击,白领的跳槽走向无可避免的受到大环境的影响。


今年上海近两成白领已跳槽 职业发展和薪酬是主因



今年上海近两成白领已跳槽 职业发展和薪酬是主因


[现状直击]

超一成白领已拿到OFFER

据智联招聘2014年秋季的跳槽调研数据显示,白领已经在秋季出现了跳槽的小高峰,而在2015年秋季白领们的跳槽行动更加显著。从调查可以看出,已经有13%的白领拿到意向性的职位,四成白领已经更新了简历,超过三分之一的白领也有跳槽的意向。肯定不会跳槽和暂时不想跳槽的白领比例仅占一成。2015年白领的跳槽意愿和实际行动都明显增强。对比2015年春季的跳槽意愿,秋季白领跳槽的意愿和实际行动略有下降。

“80后、90后”是跳槽主力群体

作为正处于职业上升期和适应期的“80后”和“90后”来说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对职场的理解和适应。

调查数据显示,“80后”和“90后”职场人中,已经有跳槽实际行动(包含正在办理入职/离职手续和已经更新简历)的比例高达54%,“70后”中已经有跳槽行动的比例最低,为48%。“60后”中跳槽实际行动的比例下降到略高于“70后”,为51.9%。

上海近两成白领已跳槽,四成白领在寻新机会

调查显示,上海有16%的白领正在办理入职或离职手续,另外近四成的白领已经更新了简历,正在寻求新的工作机会,此外,有三分之一的白领也表示出跳槽的意向。

肯定不会跳槽和暂时不想跳槽的白领比例为11.6%。分析来看,职业发展是2015年上海白领跳槽最主要看重的因素,其次是薪酬和福利待遇。此外,上海白领对企业文化和职位晋升也比较看重。

[现状分析]

企业因素:大企业遭遇“凛冬”,白领跳槽指数高

从不同企业规模来看,企业规模越大,白领跳槽的比例越高。5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中,跳槽实际行动比例均高于55%。随着全世界经济危机的加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以往大企业每年快速的增长再难以为继,大企业遭遇“凛冬”,白领也要寻找更好的公司和岗位,大企业的跳槽率高于中小企业。

从不同行业来看,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行业的白领中已经找到新工作或已经更新简历寻找机会的比例最高,为58.3%,其次是农林牧渔行业,为57.7%。文体行业、政府部门和交通运输行业白领已经有所行动的比例相对较低,不足一半。随着我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逐渐转变,以及网购海淘等模式的兴起,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行业的企业处境逐渐艰难,白领也在不断寻求新的机会。

从不同岗位来看,法务岗位的白领跳槽的实际行动比例最低,不足三成。其他岗位的白领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跳槽实际行动的比例都较高,其中采购岗位的白领跳槽的实际行动比例最高,为63.1%,其次为设计和运营岗位,分别为58.9%和58.3%。

白领方:职业发展和薪酬水平仍是跳槽主因

调查显示,2015年秋季白领跳槽原因中职业发展受限和不满薪酬是首要的两大原因,福利待遇和职位晋升也是促使白领跳槽的主要因素。但除了现实原因外,追求工作生活平衡也成为白领想跳槽的原因。智联招聘人力资源专家认为,随着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人面临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但随着白领的职场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更多的人希望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有更多时间与家人相处,实现工作生活平衡。尤其是最近几年逐渐兴起的跑步热、健身热,都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这一潮流趋势。

专家方:传统企业优势不再,中小企业创造新机遇

伴随着本土企业的逐渐壮大和新兴互联网创业企业的不断涌现,很多传统大企业在吸纳人才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以往的优势,但新形势,新科技和新时代也为新兴行业和中小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为白领带来了新机遇。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人关注自己的健康,尤其是个性化更突出的“90后”在员工中的比例不断增加,雇主也应该更多考虑员工对工作和生活平衡的需求。


继续阅读

“金九银十”难留人 太原超四成白领忙跳槽

"连央视名嘴们都纷纷跳槽了,你还有什么理由安于现状?"近来,网上关于跳槽的帖子在各大论坛上被热炒。"金九银十",在这个原本收获的季节,而来自人才招聘网站"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年秋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显示,在太原,超一成的职场白领正在办理入职或离职手续,超三成的人已更新了简历,"跃跃欲试"准备跳槽。为啥这些人这么急着"找新东家"?"职业发展受限"已成为白领跳槽最看重的因素,同时,薪酬、福利待遇及企业文化等均在考虑范围。

秋季白领“跳槽忙”

在国家宏观层面的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对各个传统行业的不断冲击,2015年的下半年,都市白领们无可避免地受到大环境的影响,纷纷产生跳槽的想法。智联招聘发起的“2015年秋季白领跳槽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目的是为了了解白领们对目前的工作满意情况如何、对年终奖发放是否有信心、跳槽的动因又是什么等问题。此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4478份。其中,太原地区收回有效问卷143份。

透过调查数据,记者注意到,在这个秋天里,太原白领们的跳槽意愿比春季趋强,跳槽小高峰显现。有12.3%的白领正在办理入职或离职手续,超三成的白领已经更新了简历,正在寻求新的工作机会。此外,将近一半的白领表示有跳槽的意愿。肯定不会跳槽和暂时不想跳槽的白领比例仅占4.6%。

谈及对于2015年年终奖发放的信心,高达72.3%的太原白领表示“非常没有信心或没有信心”,仅12.3%的白领表示对年终奖“非常有信心或有信心”。信心指数仅为1.85,低于2.21的全国平均水平(满值为5,指数越高说明信心越足)。

最看重“职业发展”

“我是做销售的,入职两年多,目前感觉工作很乏味,这不,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在近期举办的一场人才招聘会上,“90后”小伙段晓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告诉记者,他供职的是一家食品加工企业,这两年的上班经历让他感觉“看不到希望”,“我认为单纯地搞经营会阻碍企业发展,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这点很重要。”感觉与单位“志不同道不合”的小段选择了放弃,准备寻找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

的确,问卷调查也显示,“职业发展受限”和“不满薪酬”,分别以40%和38.5%高居白领跳槽的重要原因。从白领跳槽最看重因素排行看,“职业发展”以55.4%位居榜首。此外,职位晋升和福利待遇也是促使白领跳槽的主要因素。

从跳槽情况来看,企业规模越大,白领跳槽的比例越高。5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中,有跳槽实际行动的比例均高于55%。而从行业来看,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等行业的白领跳槽的比例最高,为58.3%;而文体行业、政府部门和交通运输行业的白领,已经有跳槽行动的比例相对较低,不足五成。

“金九银十”难留人

智联招聘的人才专家向记者表示,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职场主力大军的同时,勇于挑战的他们,也正在成为跳槽的“生力军”。“为啥‘金九银十’的季节却成了留不住人的‘跳槽季’?”面对记者的提问,专家给予了详尽解答。

“一般来说,大学毕业生从六七月份开始找工作,但往往找到第一份工作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的仓促行为,一旦入职才发现,现有的工作并不适合,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之后,选择跳槽也是情有可原的。”这位专家说,还有一部分“职场新人”一般会在春季求职旺季入职,当初可能只是达成就业意向,而试用期过后,企业可能并未履行当初承诺的福利待遇等,所以,这部分求职者集中在秋季跳槽也就显得“合情合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每年9月是个‘不安分’的月份,企业与白领‘双选’的机会较多。”他告诉记者,许多企业在第三季度结束的时候,已基本完成了年度一系列的计划,因此,出现人事变动的可能性也较大。而此时,不论对于企业,还是求职者而言,均是“换换口味”的绝好时机。本报记者李晓琳 来源:太原晚报


继续阅读

高校就业能力调查 多样化就业态势下大学生何去何从

据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

作为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迈入职场的第一步,他们又能收获到什么呢?对于学生与职员的转变,学校与社会的适应,大学生们能否很好的承转,这也是每一个刚毕业学子的一项难题。对此,未来网记者走访北京各大高校,探访调查大学生们对于就业的方向与态度。

钱包瘦了也要让自己胖起来

六点起床,七点出门,八点到公司,工作到下午六点下班回家,这是李卓周一到周五的行程表。这个暑假他选择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工作。

“在学校,交流的对象主要是老师和同学,但在社会上,交流的对象比较广泛,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人,这对交流和沟通能力都是一个重大的提升。”李卓这样评价自己的实习经历。

在学校,李卓是系学生会主席,在日常学习的同时,帮助辅导员老师完成很多行政和管理工作,而对于真正步入社会后的工作,李卓表示从很早就开始期待了,“没工作以前,就一直希望可以感受一下社会工作中的状态,到企业、公司去上班,肯定会和在学校有很大的区别。”

至于薪酬,李卓告诉记者,每个月公司会支付给他一小部分的实习补贴,虽然实习补贴少得可怜,但是他却并不在意,“工资不重要,如果能够赚得一份经历,学到很多东西,即使是倒贴钱也是值得的。”

实习热情高涨更要摆正心态

在刚过去的暑假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就想利用假期到一些企业和单位实习。相较于李卓的“幸运”,有些学生的热情很高,但是另一方面,很多的用人单位却不愿意招收在校实习生,大学生遭遇暑期实习难,那么,如何能够破解这种困局?

此外,毕业实习,寒暑假社会实践等,已经成为不少大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学习内容之一,其结果会计入学分,一些高校甚至规定,没有完成实习的学生,不能领取毕业证。

记者走访北京邮电大学,遇到几位刚刚结束暑期实习的学生。在谈到暑期实习经历时,有学生表示,刚工作的时候觉得最重要的是要端正心态,放低身段。

“在暑期实习的时候,我都是第一个到公司,然后最后一个走。”刘欣怡的努力表现也得到了单位前辈的夸奖。对此她也表示,就是想给公司的领导留一个好印象,“万一毕业的时候可以录取我呢。”

另外有学生表示,实习的时候不一定说非要去找一个特别有名的企业,“我并不期待在里面能担任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个都是不现实的,作为一个没有毕业的大学生,只能从一个非常基础的工作做起,但是这些很琐碎的工作很锻炼我的工作能力。”

漂泊大城市的安稳之心

今年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孙明亮已经签约了一家通讯行业的国企,虽然挣的工资不多,但是他坦言,签约这家单位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拿到北京户口。

作为一名程序员,在北京的计算机行业可谓是炙手可热,月薪上万是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但是相较于更加高薪的公司和职位,孙明亮最终还是选择了国企。

“虽然在国企的薪资不如其他企业高,但是有户口有编制这一点,还是其他私企、外企等不能给予的。”孙明亮如是说道。“另外考虑到以后要成家,而且想要在北京奋斗和发展下去,有北京本地户口还是会更方便一些。”

记者了解到部分应届毕业生与孙明亮的想法相同,大多采取考公务员、当大学生村官或是签约国企等方法,进而取得户口想要留在北京。对此孙明亮认为,在大城市有一份归属感,是努力工作的开始。

实习锻炼的真正意义

相比刘欣怡利用暑期实习的经历,也有部分学生反映实习不止是为了锻炼,有些时候只是为了取得实习证明上的印章。

据了解,不少高校都要求学生在暑期参加社会实习,返校时还要上交加盖实习单位公章的证明。如果学生假期未参加社会实习返校时该怎么办?有学生告诉记者,可以在网络商家购买“实习盖章”服务。

随后记者尝试在淘宝网上输入“实习盖章”进行检索,显示的商品和服务多达527项,光是提供“实习盖章”服务的就超过了50项。服务价格从5元到上百元不等,一般5元只给盖章,买家需要自己撰写、打印材料。而100元的套餐则按照每百字100元计算,商家能提供写证明、盖公章等一条龙服务,并负责快递到手。

对于这项服务,有同学表示很平常,“不去工作,又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没办法。”而另外一些受访的大学生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无论是假期实习还是未来的毕业实习都是进入社会前很好的锻炼机会,重要的并不在于能否拿到实习证明,而是相关的经历。“不去实习,有的时候也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自信。”一位同学补充道。

此外,记者在走访的几所大学分别进行了学生就业意向的问卷调查。在回收的32份有效问卷中,有78%的学生对于就业感到迷茫一项表示认同,但是高达80%的学生有明确的岗位意向。对于亟需的就业帮助方面,招聘信息、就业辅导是普遍的回答。

“对于岗位选择,一般还是倾向于自己的专业方向,毕竟学习了这么多年的专业知识,所以岗位意向还挺明确的。但是真正找工作的时候,又不知道如何具体制定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这可能是大家普遍的问题吧。”刘欣怡的说法得到了身边同学的一致认可。


继续阅读

包头市发布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铁饭碗”仍受追捧

        2015年,包头市有2万多名大学毕业生,为近年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就业压力凸显。而且今年整体经济形势不景气,往年大量用工的企业都在裁员减产甚至停产,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近期,国家统计局包头调查队开展了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体制内”工作最受追捧

  对于理想的职业,有28.21%的毕业生选择了政府工作人员,选择此类单位的主要理由是工作待遇稳定、社会地位高;同时经商也颇受同学们的青睐,有24.36%的学生选择经商,这类学生不甘平凡,认为与稳定的工作相比,经商更能锻炼自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26.92%的学生选择了稳定性与挑战性并存的公司职员,另外选择“其他”的学生占比为17.95%,只有2.56%的学生想要进行学术研究。

  自主找工作者占大多数

  31.40%的毕业生通过学校举办的双选会寻找工作,23.97%的毕业生走出校园实地寻找工作,19.01%的毕业生通过网络寻找工作,通过这三种渠道找工作的毕业生占被访学生总数的74.38%,说明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积极主动地找工作。18.18%的毕业生选择让亲人和朋友代找工作,另外有7.44%的毕业生会通过中介机构寻找工作。

  经济发达地区不再是第一选择

  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再加上包头市属于西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所以很多大学生都转变了观点,不再一味地涌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愿意在中西部地区就业,有56.60%的毕业生愿意投身到中西部的建设中,有18.87%的毕业生想要回到家乡,支持家乡的工作,仅有13.21%的毕业生想去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作,有11.32%的毕业生选择“其他(包括出国深造等)”。

  个人发展空间是择业最重要因素

  当今毕业生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个人的发展空间成为大学生择业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而就业单位的发展前景以及薪酬和福利也是大学生择业的重要考虑因素,分别占26.89%,22.76%以及19.31%。另外有15.17%的毕业生在择业时认为工作环境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有8.97%的毕业生在择业时认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仅有6.90%的毕业生认为专业对口是择业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和行业的多样化,大学生对以后从事的工作与专业之间要求没有那么苛刻了,专业认同感逐渐淡化。

  超七成毕业生不排斥通过家长关系找工作

  在此次调查中,有54.72%的毕业生对于“是否会通过家长关系找工作”这个问题选择了“视情况而定”,16.98%的毕业生会通过家长关系来找工作,二者之和为71.70%,也就是说有超过七成的毕业生不排斥通过家长关系找工作。这说明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家长关系在找工作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要。

  仅少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尝试创业

  在是否愿意尝试自己创业这个问题中,有43.40%的毕业生选择“愿意”,41.51%的毕业生选择了“视情况好坏而定”,仅有15.09%的毕业生不愿意尝试自己创业。这些都说明创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新型的就业选择。

  近七成毕业生认为就业前景乐观

  在此次调查中,有56.6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还行”,认为很乐观的占13.21%,这两者的比例之和为69.81%,也就是说有近七成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较乐观。与此同时,有18.87%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不乐观态度,有11.3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很不乐观。今年是包头市大学生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再加上今年整体经济形势不景气,使得全市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都比较严峻,但是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如今的这种就业压力的认识不足。

  大部分学生期望薪酬过高

  大学毕业生期望的薪酬选择中有56.60%的人选择3000元以上,41.51%的调查对象选择2000元至3000元,1.87%的调查对象选择1000元至2000元。对薪酬的过高要求会导致更多的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岗位。(记者袁晓园,包头晚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