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爆款新品,淘金高增速母婴场景
作者:凯度
四大细分场景总览
新生代妈妈更关注自我,希望在育儿的同时兼顾自我需求。相对85前宝妈,90后宝妈除了购买食品之外也更愿意在婴童用品上花钱。86%的中国新生代妈妈认同“愿意尝试便捷高效的母婴产品,让自己过得更舒适”。
婴童用品的使用场景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四个细分场景,分别为:喂养场景、护肤场景、出行场景和睡眠场景。我们将深度分享前两个场景的发现,简要提及后两个场景的趋势。
喂养场景洞察
喝水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除了吃以外非常重要的日常习惯,妈妈们在喂养这一场景下非常关注孩子们的喝水需求,“上学”是儿童水杯最大的需求场景(包括入托、入园与入学)。2020年儿童水杯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42%,带动整体婴童辅食餐具市场销售额增长。
水杯市场线上成交金额(GMV)增速主要由中大童市场(注1)带动,中童市场增速+187.42%,大童市场增速+364.02%(vs水杯品类平均增速+47.15%)。
消费者的Top搜索词中包含大量影视动画IP,这意味着他们在寻找的既是水杯又是玩具,希望激发孩子喝水乐趣。IP联名、创意水杯不仅让孩子爱上喝水,也丰富了水杯的多元性,让水杯成为孩子的玩具和装饰。
消费者对水杯食用级的需求驱动硅胶和PPSU塑料成为水杯的主流材质。当下儿童水杯市场集中度不高,头部玩家地位尚未稳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护肤类目下的场景主要分为日常洗护和按需护理。婴童护肤产品现以婴幼儿产品为主,市场缺少针对学龄期儿童的护肤产品,品牌可加强探索儿童护肤细分市场。伴随外出场景增加,户外驱蚊的需求也在增加,按需护理中有“婴童驱蚊”这一需求的用户绝大多数为女性。
母婴驱蚊消费人群主要由线上购买人数渗透率驱动。2020年线上母婴驱蚊产品增长近50%, 主要由线上购买人数渗透率增长驱动,随身类驱蚊产品增速最快,同时传统类也在稳步增长。
电子、传统、随身类消费人群大不同。以八大策略人群的概念来划分的话,新锐白领、精致妈妈、资深中产是黑科技产品的忠实拥趸,更愿意花钱为孩子使用最新的科技产品;小镇中老年、都市蓝领、小镇青年相对保守,通常会选择传统品类;Gen Z、精致妈妈、资深中产驱蚊场景丰富,更偏好随身类(注2)。
出行场景洞察
在出行这一场景下,妈妈们的需求热度仍以”日常遛娃”为主。中高端市场消费者关注精致生活,在婴童用品偏好背带、推车配件等高附加值品类,关注“一键收车”、“便携”等关键词。而低端市场消费者需求分散,注重性价比,更偏好鞋服品类,关注“溜/遛娃神器” 等关键词。
睡眠场景洞察
睡眠是覆盖品类最多的儿童需求场景,除了消费人数增加,购买件数及人均花费一起驱动了增长。购买睡眠相关产品的消费者以一二线、高购买力、85、90后的妈妈为主,而95后消费占比不断扩大。品牌可从孩子和家长细分需求角度出发,利用科技赋能提升产品价值,在天然有机材质创新和IP联名上提升产品价值。宝妈们关注产品的吸湿排汗、恒温控温、智能看护等功能。
婴童用品三大趋势机会
1、需求细分
2、科技赋能
3、安全健康
编辑提示
注1:文中所提儿童市场的年龄划分为:幼童:学龄前,0-3岁;中童:幼儿园,4-6岁;大童:小学生,7-12;
注2:来自于天猫联手贝恩公司在中国共同提出的具有特征鲜明的八大策略人群。八大策略人群可分为新锐白领、资深中产、精致妈妈、小镇青年、GenZ(Z世代)、都市银发、小镇中老年和都市蓝领。
文章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