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低度潮饮趋势报告
行业报告
凯度
2022-02-07
最近几年,中国传统酒精赛道迎来了一阵“微醺”的新风。虽不足以撼动啤酒、烈酒在酒水饮料行业中的“老大哥”地位,但在行业整体增长放缓的市场大环境下,预调酒和苏打酒迅速增长,并且相较其他国家有更大发展空间。其中,预调酒作为中国低度潮饮市场中发展较早的细分品类,市场容量上升空间仍然较大。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预调酒市场有望超过2000亿元。

 

 

 

 

TMIC(天猫新品创新中心)数据显示在2021年前三季度,低度潮饮总体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51%。其中体量较小的苏打酒、米酒、露酒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从细分品类来看,果酒和预调酒的合计销售额占天猫低度潮饮市场六成以上,是低度潮饮赛道的头部选手。大部分低度潮饮价格较为亲民;多为进口产品的梅酒是唯一的例外,高价居多。

 

 

 

 

低度潮饮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源于销量的大幅提升,其中购买人数的增加贡献了超过八成的增长。而购买人数的扩张主要由于新客的增多,这说明低度潮饮品牌的主要增长发力点在于赢得更多顾客。

 

 

 

 

接下来,我们将从人/货/场三个方面讲述中国市场低度潮饮品类的增长驱动力及未来机会点:

 

 

 

 

1. 消费者对饮酒的观念正在改变:饮酒的社交属性逐渐削弱,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饮酒的意义逐渐回归到个人体验。同时,饮酒和餐饮的关联性也在减弱,分享、陪伴、治愈等新的饮用场景开始出现。

 

 

2. 核心消费者年轻化:低度潮饮消费者年龄集中在19-30岁,以女性为主,生活在一二线城市,是推动新消费品牌崛起的中坚力量。低度潮饮的消费者包含以下三种典型客群:Z世代中多数人是非酒精类饮料用户,口味丰富的低度酒可以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尝鲜需要;女白领居家小酌的情况居多。她们为了放松自己,释放压力,家中常备低度酒饮料;事业起步期男性会在如聚餐、郊游时选择低度酒饮料,既达到活跃气氛的目的,又不至于酒精摄入过量,影响第二天工作。

 

 

 

 

1. 苏打酒引爆市场:TMIC数据显示苏打酒正在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尤其是在双十一、618春节等重要营销节点,苏打酒的成交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2. 传统风味崛起:中国传统风味的热度最高,尤其是时令果味,如杨梅、桂花、荔枝、山楂和桑葚等。同时,以桃花酿、桂花酿、糯米酒为代表的本土特色风味果酒亦受到消费者追捧。

 

 

*引导支付人数热度:通过搜索词下单相关产品的人数

*UV:指独立IP访客

 

 

3. 健康概念新风:由于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被其他食品饮料品类激活和强化,低度潮饮在低糖、低卡路里、低度数方面的市场需求也在进一步升温。

 

 

 

 

为迎合健康需要,低度潮饮品牌发展方向之一是“做减法”——主打无糖、低糖、低热量的产品;另一个研发方向则是“做加法”,在基酒外的其他成分上寻找突破——通过强调优质、天然、有营养的成分和选材来凸显产品的健康理念。

 

 

 

 

1. 电商渠道赋能行业发展:TMIC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天猫平台上,七成左右的低度潮饮品牌销售额增速达100%,共计677家。很多低度潮饮品牌都选择在电商渠道首发新品,借助电商的全链路平台完成从新品孵化到爆品打造的全部流程。

 

 

2. 饮用场景细化:消费者购买的低度潮饮细分品类增多,TMIC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里,购买多个低度潮饮子品类类目的消费者占比达到10.4%,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果酒+预调酒的组合备受消费者青睐。

 

 

 

 

这样的组合购买模式源于消费者在饮用场景和饮用方式上的双重拓展和细化。借助佐餐、看剧、野营等更多元化的饮用场景,以及水果+酒精、饮料+酒精等的更丰富的多元化饮用方式,低度潮饮消费者独特的生活理念和社交方式正在酝酿出更加细分的饮酒场景。

作者:凯度
*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的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于作品发布30天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