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使用说明 心理因素对于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因素不仅会有悲伤、心烦意乱、紧张不安、担忧害怕或多思多虑等情绪体验,也会引起心血管、消化、神经、呼吸、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各种躯体不适症状。比如当您体验到不愉快情绪时,会感到胸闷或心慌;当您倍感焦虑不安时,会有胃痛胃胀或消化不良;当您感到工作压力大时,会有头痛或其它部位的疼痛;当您感到担心时,会引起多梦、易惊醒甚至失眠,这些都是心理因素的躯体化症状。 如果能让医生充分了解您的情绪和相应的躯体化症状,他们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更好地缓解您的病痛。本量表是专门设计用来检查您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情绪问题及相应的躯体化症状,所选项目分值相加,如大于 30 分,则需要考虑就诊治疗;建议如下:①得分30 分,无心理情绪问题,无需治疗;②30 分≦得分38 分,怀疑有心理情绪问题,建议进行心理疏导;③38 分≦得分46 分,存在轻中度心理情绪问题,建议药物治疗(如黛力新);④得分≧46 分,存在重度心理情绪问题,建议药物联合治疗(如黛力新加 SSRI 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如氟西汀)。参考文献:1. 庄琦 , 毛家亮 , 李春波 , 何奔 .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和效度研究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2010, 19(9): 847-849.2. 毛家亮 . 综合医院非专科心理障碍诊治存在的现状、困难及对策 . 医学与哲学 : 临床决策论坛版 , 2013(2): 9-12.3. 李晓丽 , 毛家亮 , 何奔 , 郝芳 . 心脏神经症患者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的临床应用 . 中国误诊学杂志 , 2008, 8(20): 4798-4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