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药敏结果解读培训考核

微生物培养的目的
A 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可能导致的病原菌并给以药敏结果,为临床医生针对某一特定的临床感染提供依据。
B 培养细菌
C 培养真菌
D 使需要的微生物大量繁殖
MIC是
A 细菌的最大抑菌浓度
B 最小抑菌浓度,判断药物活性最基本的指标,所指的浓度一般为血药浓度
C 细菌的最高抑菌浓度
D 细菌的最大杀菌浓度
药敏结果判断:敏感(s)临床意义
A 细菌的最大抑菌浓度
B 细菌的最大杀菌浓度
C 在常规推荐剂量下,药物在体内达到的血药浓度(体外MIC的4-8倍)能够有效杀死细菌,产生相应的临床疗效
D 在最大推荐剂量下,药物在体内达到的血药浓度能够有效杀死细菌,产生相应的临床疗效
药敏结果判断:耐药(R)临床意义
A 当细菌MIC值过高,最大剂量给药后体内药物浓度仍无法达到抑制细菌的浓度;或细菌具有某些耐药机制,即使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亦无体内疗效
B 当细菌MIC值过高,最小剂量给药后体内药物浓度仍无法达到抑制细菌的浓度
C 提高药物剂量可能有效(药效学/药动学)
D 预后不确定性
多重耐药(MDR)是
A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二类或二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B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C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四类或四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D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五类或五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全耐药菌(PDRO)是
A 指对目前所做的体外药敏试验药物几乎耐药的细菌
B指对目前所做的所有体外药敏试验药物全部耐药的细菌
C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五类或五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D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天然耐药的定义是
A 由天然敏感菌基因突变或获得一段基因片段,使其基因型改变而产生耐药
B 是细菌抵抗抗菌药物杀菌、抑菌作用的一种防御能力,一种生物学的表型
C 多重耐药包括天然耐药
D 指内在的或先天的(非获得)对某些抗菌药物耐药。它反映一个菌种所有或几乎所有代表的野生型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受性
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 )
A 30%
B 40%
C 50%
D 80%
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不低于( )
A 30%
B 40%
C 50%
D 80%
多重耐药菌患者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 )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小时以上时,才可解除隔离。
A 1次
B 2次
C 3次
D 5次
我们医院目标监测的多重耐药菌
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和大肠埃希菌
D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
E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
药敏结果判断:中介“I”分类的意义
A 某些药物浓度较低部位或给小剂量药的情况下治疗有效
B 某些药物浓度较高部位或加大给药剂量的情况下可能治疗有效
C 缓冲区以避免小的、不可控因素、技术原因造成的结果解释上的严重差异
D 可控因素、技术原因造成
E 预后确定性
药敏分类结果为中介“I”具备了4重定义
A 预后不确定性
B 在药物浓度较高的部位可能有效(药动学)
C 提高药物剂量可能有效(药效学/药动学)
D 缓冲区,以防止技术错误(方法学)
E 预后确定性
葡萄球菌天然耐药
A 万古霉素
B 氨曲南
C 头孢他定
D 替莫西林
E多粘菌素
肠杆菌科类细菌天然耐药
A 青霉素
B 大环内酯类
C 头孢西丁
D 利福平
E 糖肽类、林可酰胺
铜绿假单胞菌天然耐药
A 头孢噻肟
B 头孢曲松
C 厄他培南
D 四环素
E 利福平
培养阳性的细菌都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吗?
A 不是的
B 培养阳性≠感染,可能为污染(血培养),可能为定植(痰培养)
C 任何结果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评价(很重要)
D 感染部位的清创、引流、换药比使用抗菌药物更加重要
E 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器官功能支持,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高血糖等
选择药敏报告敏感的药物,为什么临床治疗无效?
A 体外药敏试验只能预测体内治疗效果,并不等同; 一般来说,耐药=治疗无效; 敏感≠治疗有效
B 可能不是真正的致病菌(污染或定植菌)
C 细菌本身因素(如诱导耐药,生物被膜)
D 感染部位与药代动力学因素
E 细菌的MIC,给药剂量和用药方式。药敏试验药物中有些药物单独使用无效,但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A 对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将预警信息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和医务人员
B 对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该慎重经验用药
C 对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该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D 对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该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E 对细菌耐药率超过80%的抗菌药物,应该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
A 可以同其他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B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C 首选单间隔离
D 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E 不必单独安置
多重耐药不包括天然耐药!
某些细菌对某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则不需要做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的药物有时代表一类药,而不是一种药。
因为是体外药敏试验,有些抗生素体外试验敏感,可能临床治疗无效。而有些抗生素耐药,可能临床治疗却有效。
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
微生物标本送检,事关抗菌药物正确使用和耐药菌防控,成为国家感染的监控指标。
临床个案中,亚胺培南敏感≠美罗培南敏感
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不用增加环境消毒、清洁频次,听诊器、体温计不用专人专用。
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表,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的面板或旋钮表面,计算机键盘、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床头柜、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电梯按钮等都应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对临床使用二类或者二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称为多重耐药菌。
姓名
    ____________
科室
    ____________

32题 | 被引用4次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