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球和裂隙尺试题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姓名
    ____________
聚散球适应症包括
a聚散功能不足患者
b外隐斜,间歇性外斜和斜视手术后患者
c因用眼过度引起头痛,眼痛的患者
d以上均对
聚散球设计原理:应用自然光光谱与视网膜成像原理,按照红黄绿三色光在眼底视网膜成像位置和视角大小设计
无论做集合还是散开训练,准备过程中均是红球离患者最近,红黄绿距离分别为30'60'90'CM
集合散开训练第一部都是训练生理性复视
当病人双眼注视,且注视点于小球上时,小球前后的线绳将呈现X状,x交叉点和小球重合
患者难以聚焦小球或难以出现生理性复视的时候,可以在旁抖动线绳,进行引导
如果患者觉得重合困难,可以暗示病人感觉小球在靠近自己,或者暗示患者放松眼睛
线绳和视水平线15度夹角最佳
开散训练中红球放在鼻尖2.5cm处,黄球放在60cm处
裂隙尺适应症增加融合及开散幅度
裂隙尺训练集合时,使用单孔训练板
裂隙尺训练散开时,使用单孔训练板
训练过程中,将裂隙尺有刻度线一侧放在患者鼻尖处,另一侧放在桌子上,卡片放在0位上,根据卡片右上角标记数字调整训练板位置
不论集合还是开散训练,都是让患者通过训练板将卡片上的两个图案看成是一个
请判断本项叙述是否正确?裂隙尺在训练过程中患者没有办法将两个图看成是一个,可以在图案的右方用红色小棒指引,注视小棒五秒钟后撤掉,再注视图案。
裂隙尺集合训练是从一号图逐渐训练到7号图
裂隙尺训练散开,是从一号图逐渐训练到12号图
裂隙尺因距离比较近,可以不戴眼镜
聚散球治疗原理包括
a 模拟眼睛生理性复视功能
b 虚拟人眼看远放松,看近集合
c 有效锻炼眼睛的远近聚散能力,增进聚散幅度和聚散水平
d 有效改善集合过度和集合不足
聚散球训练目的包括
a 训练病人对双眼集合和分开运动的感觉能力
b 提高自主性集合运动的能力
c 恢复病人正常的集合近点
d 缓解视疲劳症状,提高阅读速度
建立生理性复视过程中,注视绿球时看到的情景应该是
a 一个绿球
b 两个黄球
c 交点在绿球上
d 交点在黄球上
聚散球集合训练正确顺序是
a 第一步建立生理性复视
b第二步训练自主性集合
c第二步恢复正常的集合近点
d第三部恢复正常的集合近点
聚散球在恢复正常的集合近点时正确的是
a 要在生理性复视建立的基础上进行
b 只需用红球和绿球,放在30,90CM的位置上
c 注视红球五秒,然后注视绿球五秒,反复三次,红球移动五厘米,重复以上操作
d 红球每次前移五厘米,直到红球置于鼻尖前2.5cm
训练自主性集合时正确的是
a需要用到红球和绿球
b需要用到红球黄球
c红球放在鼻尖2.5cm处,另一个球放在一米处
d要求病人缓慢移动注视点,直到远方的球到近处红球上
开散训练操作正确的是
a 注视2.5cm处红球,余光看60cm处黄球是两个,交点在红球上,注视五秒
b 注视黄球,余光看红球两个,绿球两个,绳子交点在黄球上,注视五秒
c 重复Ab反复三次
d 红球移近2.5cm,重复以上操作,直到红球距离黄球2.5cm,可以将黄球移到90cm处,

26题 | 被引用1次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