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中国古代史检测

选择题共25题,每题4分,共100分。在40分钟内答完。
班级
5
6
7
8
9
10
姓名
    ____________
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据此可知,当时可能
A.青铜铸造技术成熟
B.形成礼乐制度
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
D.出现早期国家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与神沟通则依赖于乐,所谓“乐以致神”;到了西周,周公在“制礼”的同时也不忘记“作乐”。这些现象说明“乐”
A.具有强大的辅政功能
B.使王权充满神秘色彩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成为商周联系的纽带
周代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是: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这体现了周代
A.敬天保民的执政理念
B.维系宗法的礼制观念
C.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
D.封邦建国的治理体系
明堂,最早在传说时代出现,专门用来祭祀,西周时“明堂”一般都建于城南,即所谓“布政之宫,在国之阳”,“明正教之堂”,是为“天子之庙”,利用祭天的手段来辅佐君王统治。西周设立“明堂”的意义在于
A.王权披上神圣外衣
B.借助神权巩固皇权
C.表明天子至高无上的的权威
D.彰显周天子的“天下大宗”地位
监察官员由开始泛泛地“察举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违失者举之”,逐步发展到“纠举百僚,推鞫狱讼”,甚至不但察举各级官吏违法乱纪事件,还受诏参与司法审判、监军、监财、监试等。这反映了监察制度
A.功能增强和职责范围的扩大
B.消除了威胁政权的潜在因素
C.导致官僚阶层相互倾轧加剧
D.彰显周天子的“天下大宗”地位
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实行九品中正制,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
B.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
明太祖朱元璋终其一生都认为蒙元政权“奉天承运”“顺天应人”“元祖功德在人”,并把元祖牌位列入历朝帝王庙,世代祭祀。对于自己参加农民起义的经历,朱元璋说“朕本淮右布衣,暴兵忽至,误入其中”。这说明朱元璋
A.旨在重建纲常伦理秩序
B.肯定了元政权的历史贡献
C.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D.体现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元代行省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圆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圆议结果要以与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定议。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B.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
C.行省所握权柄颇重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行移勘合是明代传输公文的一种主要方式。中央官署发到各地方部门的文移(文移指旧时官署签发的通知事项的文件),用预先编制好的“空纸之半”填写,然后与所到各司的簿册两相对合,“相同则行之”。明代推行的行移勘合制度
A.造成了地方官员权力的交叉
B.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监察制度
C.利于保证中央公文传递的权威性
D.旨在分散中央机构的行政权
《盐铁论》记载:“汉初未伐胡、越之时,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行则服轭(驾车时套在性口路子上的曲木),止则就犁。”据此可知,汉初


A.社会经济走向调敝
B.犁耕技术得到普及
C.耕牛数量急剧减少
D.畜力农业得到发展
明清时期,农业继续发展,棉、麻、桑等作物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这一现象导致
A.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B.农业发展停滞
C.农业难以实现转型
D.人地矛盾突出
封建制度确立后,中国古代的多数地主选择了租佃方式,“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佃农有了一定前承退佃自由,取得佃权的农户可以将土地转租他人,地主不得干涉佃权转让。这说明租佃方式
A.逐步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B.损害了多数地主阶层的利益
C.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
D.巩固了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A.实行不抑兼并政策
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
C.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D.对外贸易高度繁荣
“明清时期,商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充分肯定自己的职业价值,自尊自信,甚至言行间透出一股傲气,但士仍是他们倾心羡慕并忘我追寻的目标。”由此可知
A.明清商人价值观具有多重性
B.明清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C.政府不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明清社会成功实现了转型
宋代出现了一种介于县市和草市之间的镇市。镇市设有监镇官,负责巡逻防盗、防范烟 火、征收商税,兼有酒业专卖之权。这表明宋代
A.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
B.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C.市镇出现专业化发展趋势
D.城市的经济功能渐趋增强
下表据全汉昇《自宋至明政府岁出入中钱银比例的变动》整理。这一“变动”体现了 
A.商品经济发展
B.明代铜钱信用降低
C.民间外贸发达
D.中国白银产量增多
明朝时期,松江府“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奉贤县的农村“居民繁绸,布楼充斥”;华亭县的拓林有“居民稠密,商贾辐辏”之称。上述材料说明明朝时期江南地区
A.农业经济高度发达
B.手工业品物美价廉
C.商品经济深入农村
D.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论语》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吕氏春秋》则说:“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后者对孝的认识
A.与前者本质相同
B.更强调个人道德修养
C.体现了时代潮流
D.更强调宗法血缘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教育的破产,商、周以来的“学在王官”日益转向了“学在私门”。这一变化
A.是百家争鸣局面推动的结果
B.奠定了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形成
D.加速了各家学派思想的融合
汉武帝统治时期,既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又任用酷吏开边兴利,还借助“深酷用法者”摧毁太子的守文集团。面对民众的反抗运动,汉武帝晚年悔过,下轮台罪已诏,改弦更张、与民休息,避免“亡秦之祸”。据此可知
A.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已经融合
B.汉代以法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C.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D.汉武帝采用多种思想维护统治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良知”即“天理”,是先天就具备的,是“圣人”和“愚夫愚妇”共同具备的。这一认识
A.吸收借鉴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B.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
C.暗含否定权威利于思想解放
D.继承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当代学者徐定宝在《黄宗羲评传》中写道“阳明心学倡导‘心外无物’、‘心外无学’……肯定主体道德意识对道德行为的性质起着决定的作用,引导人们走出圣贤与经典为中心的章句之学的死胡同,点明儒学伦理精神处于世人自己的心灵之中……在明代中后期的文化思想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据此可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A.延续了心学对朱熹理学的批判性思考
B.客观上延缓了儒学世俗化的历史进程
C.摆脱了儒学在中国思想界的中心地位
D.有效推动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新发展
据载,在我国元代即出现了一种水转大纺车并在一定地域内大量使用;四百年后的1769年在英国具有实用价值的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才定型并得到推广。但前者在中国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而后者却开启了英国的大工业时代。这说明
A.元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经济结构影响生产进步
C.政治制度决定科技创新
D.科技发展具有可传承性
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类似明代小说《白娘子永镇雷锋塔》中主人公许宣这一角色的李黄是盐铁使之子,而到了明代,主人公却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这一变化说明明代
A.小说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载体
B.儒家传统重义轻利观念遭到了颠覆
C.程朱理学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
D.文学创作蕴含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
在人类文明史上,汉字显得十分独特:这一套书写系统的基本结构原则自商朝以来就未曾改变。当甲骨文在19世纪末被重新发现时,中国的学者几乎立刻就能够辨识,他们通过甲骨文与金文、篆文互证的方式成功释读了大约600多个甲骨文字。下图是甲骨文、金文与篆文的“日”字,这说明甲骨文  
A.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雏形
B.对后世的造字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C.阻断了后世文字的创新发展
D.是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28题 | 被引用6次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