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A.保持静止状态
B.继续来回摆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做匀速圆周运动
3.如图所示,一只老鹰停在一支水平树技上,下列说法中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老鹰受到的重力和树技对老鹰的支持力
B.老鹰受到的重力和老鹰对树技的压力
C.树技对老鹰的支持力和老鹰对树技的压力
D.老鹰受到的重力和树技对老鹰的摩擦力
4.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了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
B.实验中通过小车是否静止来判断二力是否平衡
C.通过旋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是否平衡,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D.使用滑轮是为了省力
5.如图所示,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迅速向下撞击坚硬的桌面,锤头会紧紧地套在木柄上。用力越大,锤头被套得越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撞击后,锤柄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所以锤头被套紧
B.撞击后,锤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运动,所以锤头被套紧
C.用力越大,锤头向下运动越快,锤头的惯性越大
D.锤柄的质量越大,实验效果越明显
6.下列应用中,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是( )
A.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B.很重的坦克安装宽大的履带;
C.切蛋糕的“刀”用很细的钢丝制成;
D.建筑设计时,“非承重墙”使用轻质(密度较小的)材料。
8.如图所示,用20N的拉力向上拉动绳子,使重为50N的物体5s内匀速升高5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拉动的距离为15m
B.动滑轮重为10N
C.物体上升的速度为1m/s
D.绳子自由端拉动的速度为6m/s
9.潜水艇在水中可以自由的上浮和下沉,是靠潜水艇内水舱的充水和排水来实现的。潜水艇在水中能够浮沉,你认为它主要是靠改变( )
A.所受的浮力
B.水的密度
C.自身的重力
D.水的压强
10.将新鲜的鸡蛋浸入盛盐水的容器中,鸡蛋沉在容器底(如图甲所示),再往容器中加盐使鸡蛋悬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受到的浮力
B.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
C.液体的密度
D.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11.航模小组对电动遥控飞机进行训练,他们操作遥控器,使重为3N的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飞机先后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然后悬停在距离地面10m的高度处,飞机竖直上升的总时间为12s,匀速上升阶段的速度为1m/s.假设飞机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可以简化为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悬停阶段飞机受到的升力做功为0J
B.在上升的阶段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
C.在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为3W
D.升力的施力物体是螺旋桨
1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实验装置若由山脚拿到山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会升高
B.乙图中的压强计正常使用时,图中的U型管相当于连通器
C.丙图中,运动员跑步向后蹬地时,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D.丁图中的篮球运动员投篮时,球离开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13.如图所示,柱形杯内放有一块冰,此时冰对杯底压强为P1,冰熔化成水后对杯底的压强为P2,两压强相比较(不计水的蒸发),则
A.P1=P2
B.P1<P2
C.P1>P2
D.P1≤P2
14.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漂浮在水面不开口的空饮料罐缓慢按入水中,同时开始计时,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0,此过程中饮料罐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15.如图所示,运动员正在进行蹦床比赛:下列关于机械能及其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员下落的速度最大时,他的动能最大
B.运动员的速度为零时,他的重力势能最大
C.运动员下落到最低点时,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
D.运动员弹离蹦床后,因为惯性他可以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16.要使如图的杠杆水平平衡,可采取的做法是( )
A.支点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
B.支点两端各增加一个钩码
C.支点左端增加一个钩码
D.支点左端减少一个钩码
17.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____最早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18.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是因为水受____________的作用,
19.如图 OA=BA=10厘米,重物G=20N,忽略杠杆自重,要使杠杆平衡,应该在B点作用上一个竖直向________的力,
20.如图所示,某同学用6N的拉力将重为8N的物体拉上高3m.长5m的斜面,则他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J,
21.人造地球卫星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它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卫星的动能_______,
22.自行车把手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___
遇紧急情况时用力刹车,车停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23.小华的奶奶因地板太滑而摔倒了,于是小华想换一种防滑效果好的木地板。他和同学小强从市场上找来较为常用的A型和B型两种木地板的样板,小华认为要比较防滑效果也就是比较哪种地板表面更粗糙,于是小华将样板倒放在水平桌面上,进行了如图甲和乙的实验。
⑴两次实验都要使木地板样板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运动,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拉力大小.
⑵小华根据两次示数F1<F2,由此得出结论:B型木地板表面更粗糙。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A.没有控制地板与地面间的压力相同
B.没有控制两次拉动的速度相同
⑶小强受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的启发,他找来一个斜面和一个小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上滑到这两种木地板平面上,他想根据小车在这两种木地板平面上滑行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哪种木地板表面更粗糙。请说明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______.
A.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
B.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
24.如图所示,甲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放在相同位置的同一木块上,乙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B.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C.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动能越大
⑵进行乙实验时,每一次都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
通过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该实验可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
A.一直运动下去
B.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一直静止
甲图的探究实验中除了用到“转换法”,还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25.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_______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m 3 .(g取10 N/kg)
(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
26.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为4dm
3 ,g取10N/kg,试求:
(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
A.500Pa
B.5000Pa
C.500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