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第一学期 化学期中试卷 选择部分

WELCOME
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火药:烟花燃放
B. 印刷:活字排版
C. 造纸:破布捣烂
D. 司南:航海导向
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温度计中水银
B.取暖用的煤炭
C.调味用的食醋
D.饮料用的果汁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石墨
B.酒精
C.黄金
D.食盐
下列化学仪器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水漕
B.长劲漏斗
C.锥形瓶
D.坩锅钳
下列不属于人体微量元素的是
A.铁
B.氧
C.锌
D.碘
下列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的是
A B C
D
A.
B.
C.
D.
.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A.液氧(O2)
B.水晶(SiO2)
C.氨气 (NH3)
D.大理石(CaCO3)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B C D
A.
B.
C.
D.
.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
A.
B.
C.
D.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右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铷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铷原子核外有37个电子
.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钢铁的锈蚀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动植物的呼吸
D.煤炭的燃烧

.钛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金属钛的重要中间物质,该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 4
B.+ 1
C.+ 2
D.+ 4
.已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则根据图示,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 12
B. 16
C. 5
D. 10
.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D.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16.要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O2和CO2(带火星的木条)
B.氧化镁和五氧化二磷 (观察颜色)
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白酒和白醋 (闻气味)
17.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一些二氧化锰,立即产生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B.反应物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C.二氧化锰加速过氧化氢分解出氧气
D.过氧化氢使二氧化锰分解产生氧气
18.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用α粒子(带正电荷的氦核)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通过了金箔,极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弹回。根据上述现象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
C.金原子质量与α粒子质量相等
D.金原子核占据原子内绝大部分空间
19. 已知,铜和氧气加热条件下会生成氧化铜,可用图1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 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铜粉的用量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 ; ②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 ③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并使氧气完全反应 ; ④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约占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已知N2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气体X、Y为CO2和N2中的一种。某同学用图2装置验证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实验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根导管通入气体时另一根导管为出气状态。具体操作有:a.通入气体X; b.通入气体Y; c.滴加适量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X为N2,Y为CO2 ;②操作步骤为 bacb ; ③操作c中只需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即可 ; ④纸花应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染后再干燥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题 | 被引用1次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