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位置有几种定位方法?( )
2、根据2020年心肺复苏最新指南,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深度为( )
A.>5cm B.5-6cm C.<6cm D.>6cm
3、根据2020年心肺复苏最新指南,心肺复苏胸外按压频率为( )
A.>100次/分
B.100-120次/分
C.<120次/分
D.>120次/分
4、若同时有两名施救人员在给婴儿进行心肺复苏,其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 )
A.30:2
B.15:1
C.15:2
D.30:4
1、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有哪些?( )
A..自我评估 B.目标设定
C.方案制定
D.方案实施
E.评估反馈
2、下列哪个是造成医院感染的来源( )
A.交叉感染
B.环境感染
C.自身感染
D.接触感染
3、危急值记录应进行哪三对照?( )
A.护理文书 B.护理交接班 C.医生文书 D. 医嘱单 E. 静疗文书
选项C
4、作为医护人员,语言沟通的原则有( )
A.礼貌性原则
B.规范性原则
C. 情感性原则
D. 保密性原则
5、下列哪些符合检验标本的运送原则( )
A.专人运送
B.保证安全
C.防止污染
D.及时送检
6、下列哪些是符合血液标本采集要求( )
A.不要在输液时抽血,若必须抽血,不能在输液的同侧抽取血液。
B.禁止从中心静脉插管、肝素帽等保留的治疗通道中采集凝血相关检测的血液标本
C.正确选用试管类型,如PCR标本不能用绿头肝素管
D. 止血带或压脉器:不超过60秒
E. 禁止从血肿部位采血,避免溶血、污染。
7、血液标本采集时发生溶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患者本身因素 B.穿刺因素
C.操作不当
D.抽血器具不合格 E.存放、运送和分离不当
选项E
8、信息平台建设的意义有哪些?( )
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模式为框架
对信息收集、储存、传递、统计分析
信息共享、提供依据
整合医疗护理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
9、护理文书书写记录的原则( )
及时 B.准确 C.完整 D.简要 E.清晰
选项C
选项D
选项E
10、高质量CPR的要求有哪些?( )
用力按压(5-6cm),快速按压(100-120次/分)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回弹
尽量减少胸外按压过程中断(≤10s)
给予有效的人工呼吸使胸廓隆起
避免过度通气
每2分钟轮换按压,如疲劳可提前
11、过度通气都有哪些危害?( )
增加胸腔内压力、减少回心血量并降低心输出量
胃胀气,进而很可能出现呕吐并误吸胃内容物
脑血管萎缩,进而减少流向大脑的血流
A和B
1、职业暴露之后,预防性用药应尽早开始,最好在暴露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如果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
2、护理文书书写时,需客观、真实、及时、完整;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无错别字;不能提前记录、虚假记录。 ( )
3、文书书写时,对于患者的病情要动态连续性评估。 ( )
4、文书书写时,可纯粹的复制粘贴,书写顺序要从上到下,切记下班前自查( )
5、血气分析标本运送过程中,应严格密封,与外界空气隔绝。( )
6、WHO推荐的采血顺序原则:血培养管无添加剂管凝血试验管有添加剂的管。 ( )
7、血液标本采集时应避免垂直注入,防止溶血。 ( )
8、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时在两次人工通气后,再次按压时可无需重新定位。( )
9、根据2020年最新心肺复苏指南,人工通气每次吹起应超过1秒钟。 ( )
10、根据2020年最新心肺复苏指南,若AED或除颤仪一旦到达,应立即使用,不需要额外的按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