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1.1920年,北大师生创办的《每周评论》《国民》《新潮》,国民党系统的《建设》,研究系主办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晨报副刊》等,都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思潮。由此可推知,当时?
A.各政治派别均赞同俄国革命道路
B.马克思主义传播影响力大
C.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
D.无产阶级革命力量之壮大
2.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出的“建设新中国”的呼声,是这一时期中国的最强音——它摒弃了以“朝代”代“国家”的陋习,第一次出现以“中华”为国号的现代民族国家模式。其意义在于?
A.唤醒了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新理念
B.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尝试
C.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民主共和国
3.新文化运动时期,墨家学说受到推崇,“五四”前后,新文化人力图对湮没数千年墨家学说加以科学的说明。例如易白沙的《述墨》论述了“兼爱”“非攻”“节用’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时间,谈墨、评墨蔚然成风。这一现象表明新文化运动?
A.对抨击封建统治思想存在局限
B.阵营内部对待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分歧
C.旨在批判封建文化的专制主义
D.主张利用墨家文化阐释民主共和思想
4.“受新式交通和新式军队的影响,基本断绝了农民通过传统的起义推翻现存秩序的途径。于是动员农民参政的手段主要是组织农民协会,北京军绅政权统治较弱地区,农会大量出现。在南方政府和军队的认可下,农会开展了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等体现农民阶级最基本经济要求的运动。”这表明?
A.农民的抗租斗争得到太平军支持
B.国民政府支持开展农民运动
C.辛亥革命时反封建斗争深入农村
D.中共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5.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辉煌。中国提出“亲、诚、惠、容”的理念其中“容”,就是要倡导包容的思想,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这一理念主要适用于?
A.推进大国之间的协调合作
B.增进与非洲国家关系
C.支持联合国发挥核心作用
D.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6.有学者认为,“1898年的改革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中国学者在统治最高层对政府进行全面的现代化改革,这是他们面对西方的威胁做出的勇敢回应。”这一改革?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制度
B.使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运动
C.由于维新派的妥协以失败告终
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7.高频词汇是指某时代,行业,领域,学科,考试等出现次数较多的词语,人民日报1983年元旦社论《为我们的伟大事业增添新的光彩》的高频词汇包括?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十周年
B.中苏关系正常化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开放了浦东新区
8.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指出,“自海上军兴以来,二十余年,师法西人,不遗余力者,号以北洋为最……夫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据此可知,严复?
A.批判了北洋海军腐败
B.赞同推翻清政府统治
C.反对学习西方的技术
D.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足
9.1931年9月20日起,中共中央冲华苏维埃政府相继发表宣言、通电和告民众书,揭露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民众特别是日本占领区的民众“罢工、罢课、罢市,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组织民众抗日义勇军”,“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这体现出?
A.党的政策顺应了主要矛盾演变
B.全国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C.党和红军的主要任务已经变化
D.抗日救亡运动遍及全国
10.据统计,五四运动波及20多个省的100多个城市,处于抗争中心的山东、长期遭受日本侵略的东北和上海郊区等地的农民也参加了斗争;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这次浪潮。这说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民族觉醒
B.具有鲜明的彻底性
C.是反日排外运动
D.革命力量较为分散
11.在抗战胜利一周年之际,报人赵超构说:“胜利一年,留下来一句话“胜利成灾'。胜利是老百姓的力量,可是胜利的果实,却被少数人独占了去,像那些接收大员,官僚财阀,投机商人,都被胜利喂饱了,至于劳苦大众、公教人员、抗属难民,却过着比战时更苦的生活,这就是所谓“胜利灾'了。”这一现象反映出?
A.国民党政府枉顾民意准备内战
B.国民党政权迅速败亡的原因
C.民主人士能自由表达政治诉求
D.人民群众对胜利到来的不满
12.英国人马丁尔说:“鸦片贩卖者腐化了、降低了和毁坏了不幸福的人底精神生活。”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侵略者获得种种特权,但未能达到鸦片合法化的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材料表明?
A.中国自然经济对鸦片输入具有抵触性
B.中英拓宽了贸易领域并扩大销售市场
C.进口“洋药”治疗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D.英国利用鸦片毁损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13.学者张海鹏曾说到:“人民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立宪观念,成立了共和国即中华民国,共和国的执政者只能在宪法的范围内活动,这是辛亥革命留给后人最大的遗产。从此以后,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该学者肯定辛亥革命的视角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
C.形成了中国依法治国的治国理念
D.扫除了落后腐朽的生活方式
14.1979年夏天,兰州市陈坪公社书记给区领导汇报工作说:“我们的东湾村出现了一个‘资本主义土围子’,女社员高学兰给队里说有病,不能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却在家里养了百十来只鸡……(区领导)“这怎么行?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蹲在家里搞私有化,已经走到资本主义的路上去了。”该现象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达到高潮
B.传统发展理念仍需突破
C.“包产到户”推广阻力较大
D.乡镇企业缺乏法律支持
15.清咸丰帝以前,地方总督主军政,巡抚掌民事,互不统属又多牵制,且以布、按二司分割巡抚权力,以提镇武职牵制总督权力。但是,咸丰以后,督抚的权力不但强化,而且得到集中乃至恶性膨胀。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事件是?
A.东南互保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16.1949年8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布的《美中关系白皮书》提到:“必须坦白承认,美国援助中国人民抵制受任何外国或若干外国控制的政策,现在已面临最严重的困难。”这反映出?
A.美国已放弃支持国民党政权
B.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主要矛盾
C.“冷战”改变了美国对华政策
D.美国扶蒋反共政策趋于破产
17.1904年,在浙江埭溪镇发蒙学堂总教习蔡绿农为其妹妹举办的放足纪念会上,众人合唱《放脚乐》歌:“放脚乐,乐如何?请君听我放脚歌。棉花塞脚缝。走路要平过。……夜间赤脚睡,血脉好调和。放了一只脚,就勿怕风波。”这反映出当时?
A.民间的养生风气日渐浓厚
B.妇女地位获得较大提高
C.社会环境趋于宽松自由
D.教育近代化推动习俗变迁
18.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程体现了党?
A.完全照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革命和建设道路的不稳定性
C.坚持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的曲折性
19.陈独秀等人断定: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新文化运动批判以“尊君”为中心的专制主义和以“三纲”为中心的封建礼教,着力批判君主专制主义、“吃人”礼教、家庭制度等。这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B.新文化运动找到了正确的救国救民道路
C.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文化的全盘否定
D.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封建思想正统地位
20.1898年,“自开商埠”出现,截至清末,已有36个自开商埠分布中国南北东西;到1924年,更增至52处,其数量几与约开商埠(条约口岸)相等。这表明当时?
A.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深入人心
B.政府通过主动开放维护权益
C.清政府试图收回被迫开放的口岸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主体
21.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印发了《告日本士兵同志宣言》等日文传单;1932年6月,中共北方各省代表联席会议做出了“丝毫不应放松‘满洲国’军队的瓦解破坏工作的进行”,“建立对于日兵的系统的宣传鼓动与组织工作”等决议;1937年秋,中央军委政治部设立敌军工作科。这说明了中国共产党?
A.激发了民众抗战热情
B.推动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C.积极灵活的抗战策略
D.坚定地奉行全面抗战的路线
22.1941年的三四月间,中共冀中军区发起了“冀中一日”的写作运动,该运动反映了冀中人民“平常的日子”。作品频繁出现的“同志”“公家”等词汇,在抗日战争后期逐渐被人民接受和使用。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根据地?
A.革命文化得到广泛认同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扩大
C.人民群众抗战热情高昂
D.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
23.1918年3月15日,《新青年》杂志六大主编中的钱玄同和刘半农,导演了一出双簧戏:钱玄同假“王敬轩”之名,用文言文形式对主张新文化的人进行攻击;而刘半农则以《新青年》记者名义对王敬轩所提出的观点逐一加以驳斥。这出“双簧戏”?
A.奏响了清朝统治的挽歌
B.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C.反映新文化阵营的分化
D.推动新文化主张的传播
24.19世纪末,维新派在总结洋务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的主张,然而当维新运动进入高潮时,“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民共主”这些基本政治主张却被束之高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立宪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C.维新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
D.维新变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25.1946年,中共中央指出,要紧紧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坚决解决土地问题;对于一般富农、中小地主,应同汉奸、豪绅、恶霸有所区分,以减少敌对分子,使解放区得到巩固。经济上必须一切依靠自力更生,有计划发展生产、整理财政,继续坚决实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统一领导、分散经营、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等方针。其主要目的是?
A.巩固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改变双减双交,废除封建剥削
C.加强民主建设,巩固抗日根据地
D.转变经济体制,助力自卫战争

25题 | 被引用2次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