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前常规筛查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指标是:
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B.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
C.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
D.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免疫接种预防,不正确的是:
A.所有新生儿均需按0、1和6月程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B.乙肝病毒感染母亲的新生儿,需12h内(越快越好)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C.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需要注射在不同部位
D.乙肝病毒感染母亲的新生儿状况不佳时,要延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插的综合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A.所有孕妇产前需要筛查乙肝血清学标志(俗称“两对半”)
B.高病毒载量(HBV DNA2x105U/ml)或乙肝e抗原阳性孕妇,孕晚期可抗病毒治疗
C.检测乳汁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者不能母乳喂养
D.其他家庭成员乙肝病毒感染者,新生儿接种第2针乙肝疫苗前,避免密切接触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肝功能异常,不正确的是:
A.无明显肝炎症状,无黄疽,可在门诊每1~2周定期随访
B.谷丙转氨酶升高10倍以上,需尽快住院治疗
C.谷丙转氨酶升高10倍以上,需立即抗病毒治疗
D.谷丙转氨酶升高,且存在黄症,需警惕发生重型肝炎
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亲的婴幼儿,不正确的是:
A.检测脐血乙肝血清学标志,有助于诊断母婴传插
B.接种第3针疫苗后1~3月,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可确定免疫预防失败
C.接种第3针疫苗后1~3月,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表面抗体阳性,无需特殊处理
D.接种第3针疫苗后1~3月,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表面抗体阴性,需尽快重新按0、1和6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
下列哪种抗结核药物容易引起高尿酸血症?
A.利福平
B.异烟肼
C.吡嗪酰胺
D.乙胺丁醇
对于初治活动性肺结核,通常选择哪种化学治疗方案?
A. 2HRZE/4HR
B. 2HRZSE/6HRE
C.3HRZE/6HR
D. 2HRZSE/1HRZE/5HRE
对于INH单耐药肺结核,推荐的化学治疗方案为?
A.6-9R-Z-E-Lfx
B. 2HRZSE/6HRE
C.3HRZE/6HR
D. 2HRZSE/1HRZE/5HRE
A. 立止血
B.酚妥拉明
C.奥曲肽
D. 垂体后叶素
针对肺结核的化学治疗用药原则为?
A.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B. 早期、规律、全程、足量、联合
C. 早期、规律、全程、适量、单独
D. 早期、间歇、全程、适量、联合
病原学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在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前的活动性评价不需要综合影像学、临床和实验室等方面进行判断。
可以采用经验性抗结核药物治疗( 一般3个月疗程),通过观察疗效来评价活动性。
)咯血患者,出血部位明确者应采取健侧卧位,呼吸困难者可取半卧位,缺氧者给予吸氧。
孕妇HBsAg阳性:新生儿出生12 h内(越快越好)肌内注射1针HBIG(通常无需第2针),并同时肌内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越快越好),1月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疫苗。
母乳喂养:无论孕妇HBeAg阴性还是阳性,无论新生儿口腔有无损伤,均可母乳喂养。
孕妇HBeAg 阳性或HBV DNA水平>2×105 IU/ml,妊娠28~32周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首选替诺福韦酯,密切观察妊娠和分娩结局,分娩当日停药。
A.利福平
B.异烟肼
C.利福喷丁
D.高剂量异烟肼
E.左氧氟沙星
根据《肺结核诊断》中,下列哪些情况在经鉴别诊断排除其它肺部疾病后,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A. 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任一条
B. 影像学+临床表现
C.影像学+γ干扰素释放试验
D. 影像学+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者
E. 影像学+结核分支杆菌抗体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