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答案与解析

考编倒计时12天!
1.A【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无律-他律—自律—公正阶段。
2.A【解析】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的发展。
3.B【解析】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4.C【解析】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5.B【解析】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以及班级各项活动后,当群体成员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群体的组织比较健全时就形成了联合群体。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故本题选B。
6.D【解析】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班级、小组、少先队都属于正式群体。
7.D【解析】个别化教学包括: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掌握学习。
8.A【解析】教师对学生寄以期待,学生就会发生相应于这种期待的效应被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
9.C【解析】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br>

1题 | 被引用0次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