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案例分析

草地上放牧过多的奶牛

       假定某个村子有一块归全体村民共有的草地,村民在这块草地上放牛是免费并且无限制的,那么为村民共有的草地就具有以下产权特征:一是所有权的不可分性,即草地归全体村民所有,但每个村民不能声明自己对草地拥有所有权;二是使用权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限制其他人进入草地放牧;三是存在外部效应,即草地上的草是稀缺资源,某一村民多放奶牛,就意味着对其他村民利益造成损害,因为其他村民养的奶牛吃的草少了;四是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即除非所有村民一致同意,否则任何村民都不能转让其在草地上的权利。

       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村民有自由放牧奶牛的机会时,那么只要一头奶牛的产出大于这头牛的成本,放牧这头牛就是有利可图的。只有当利润降至零时,村民才会停止在草地上增加放牧。但单个村民在决策时忽视了他放牧行为的社会成本,即他多放奶牛将使其他奶牛的奶产量下降。当个别村民增加放牧的损人利己行为得不到制止时,其他村民也会选择增加放牧数量,其后果必然导致在草地上放牧过多的奶牛,最终把草场彻底地破坏掉。

思考:

探讨如何从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的角度出发,解释“草原上放牧过多的奶牛”的原因,同时提出解决对策?

    ____________

1题 | 被引用0次

模板修改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