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题311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基因工程可以克服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实现生物的定向变异
在同一DNA分子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越长,切割位点出现的概率越大
基因表达载体上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细胞时,要先用Ca2+处理细胞以使其处于感受态
基因工程技术也称重组DNA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4个必要条件是
工具酶、目的基因、载体、受体细胞
重组DNA、RNA聚合酶、限制酶、连接酶
模板DNA、信使RNA、质粒、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限制酶、载体、受体细胞
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禽流感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逆转录
步骤②需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步骤③可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从感受态恢复到常态
检验Q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Q蛋白与患禽流感康复的鸡的血清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
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大肠杆菌
酵母菌
T4噬菌体
质粒DNA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实现了物种间的DNA重组
全过程都在细胞外进行
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可能通过对天然基因库的影响给生物圈的稳态带来不利
下列关于PCR的叙述,错误的是
可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利用的是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
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需全部已知
每一次循环后目的基因可以增加一倍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下图所示的标记基因,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插入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及细菌对应的生长情况。下列关于①②③三种细菌外源基因插入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C;②是b;③是a
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①是C;②是a;③是b
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的淀粉酶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基因a导入马铃薯细胞中,经检测发现该淀粉酶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随着马铃薯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并传给子代细胞
基因a导入成功后,将抑制细胞原有的新陈代谢,开辟新的代谢途径
目的基因不需要整合到马铃薯的DNA分子上
目的基因来自细菌,可以不需要载体直接导入受体细胞
基因工程利用某目的基因(图甲)和P1噬菌体载体(图乙)构建重组DNA。限制酶BglII、EcoRI和Sau3AI的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构建重组DNA时,可用BglⅡ和Sau3I切割目的基因所在的片段和P1噬菌体载体
构建重组DNA时,可用EcoRI和Sau3AI切割目的基因所在的片段和P1噬菌体载体
图乙中的P1噬菌体载体只用EcoRI切割后,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用EcoRI切割目的基因所在的片段和P1噬菌体载体,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只能产生一种重组DNA
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载体,采用转基因的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花茶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质粒是最常用的载体之一,它仅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将抗枯萎病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仅是DNA连接酶
用叶肉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培育出的植株不能表现出抗枯萎病性状
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枯萎病金花茶,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枯萎病基因
“黄金大米”是将八氢番茄红素合酶基因和胡萝卜素脱饱合酶基因导入水稻细胞中制成的。一般来说,在制备“黄金大米”植株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下列中的
限制酶
纤维素酶
DNA连接酶
DNA聚合酶
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载体,下列有关质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质粒不仅存在于细菌中,也存在于某些病毒中
质粒作为载体时,应具有标记基因和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
质粒可将目的基因整合到染色体DNA上
质粒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保存,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下列关于下图所示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限制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限制酶可作用于③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
作用于①部位的限制酶同时也可以作用于④部位
作用于①部位的限制酶与作用于⑤部位的限制酶的碱基识别顺序相反
下列方法不能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或表达的是
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在含某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
利用相应的DNA探针与受体细胞DNA分子进行杂交
提取受体细胞表达的蛋白质,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
将粗提取的DNA丝状物分别加入浓度为0.14mol/L的NaCl溶液、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预冷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中,然后用放有纱布的漏斗过滤,分别得到滤液P、Q、R以及存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p、q、r,其中DNA含量少可以丢弃的是
P、Q、R
p、q、r
P、q、R
p、Q、r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养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
将抗虫蛋白注射到棉花受精卵中
将编码抗虫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花受精卵中
将编码抗虫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侵染棉花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
将编码抗虫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注射到棉花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下图是培育抗冻番茄的过程示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过程①和过程②所用的酶相同
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获得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的主要目的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可用DNA探针检测抗冻基因是否在番茄植株中表达
下图表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某种转基因植物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利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可将含Ⅱ的细菌筛选出来
Ⅲ是农杆菌,通过步骤③将目的基因导入植株
⑥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并可以同时翻译出多种蛋白质
①过程的完成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参与
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为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①→目的基因②→与质粒DNA重组③→导入乙细胞④→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T、G、C
②要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质粒,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
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③过程可以用显微注射
④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
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基因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Ca2+转化法
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或重组质粒的细菌
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姓名
    ____________

21题 | 被引用0次

模板修改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