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3.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
C.班级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D.家庭教育 班级教育 社会教育
4.教育发展史上,首次从理论上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是( )。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C.洛克《教育漫话》
D.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5.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6.把两个及其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7.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
8.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9.不少学校开展“校园明星”评选活动,这里所使用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发
D.实际锻炼法
10.最优化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前苏联教育家( )。
A.乔姆斯基
B.维果斯基
C.乌申斯基
D.巴班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