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炉煤气爆炸极限是( )。
A、2%
B、4%
C、6%-30%
D、4%-75%
2、氢气的爆炸极限是( )。
A、2%
B、4%
C、6%-30%
D、4%-75%
3、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50PPm时工作标准是( )。
A、15-20分钟
B、30-40分钟
C、40-60分钟
D、1-2小时
4、煤气管道和设备应保持稳定运行,当压力低于( )时,必须采取保压措施。
A、50Pa
B、100Pa
C、200Pa
D、500Pa
8、直接火源是指( )。
A、明火
B、电弧、电火花
C、高温物体
D、雷击
10、使用煤气设施附近有人值守的岗位,应设( )。
A、固定式一氧化碳报警器
B、值守的房间应保证正压通风
C、固定式氧气报警器
D、可燃气体报警器
11、事故预防就是要破坏发生事故的条件。首先是不泄漏煤气,其次是没有火源(明火、静电、高温物体)和足够空气或氧气。
12、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映的能量来源,一般分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
13、间接火源:是指高温辐射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等。
14、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泄漏打火,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产生的静电火花不是引火源。
15、送煤气时,不用氮气或蒸汽吹扫空气,直接送煤气就可以。
16、工业炉窑送煤气时,点火作业必须先送煤气、后点火。
18、发生煤气事故的现场,应设岗哨、警戒及明显标志,严禁闲人进入,不允许没有抢救技能和无安全防护设施的人员冒险抢救。
19、凡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应立即挂6722115煤气救护急救电话,同时通知能源管控中心燃气调度(6725140)、公司总调(6725533)。如果着火后火势很大无法灭火时要同时拨打119。
20、在煤气区域工作的作业人员,应携带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进入涉及煤气的设施内,必须保证该设施内氧气含量不低于19.5%,作业时间要根据一氧化碳的含量确定,动火必须用可燃气体测定仪测定合格或爆发实验合格;设施内一氧化碳含量高(大于50ppm)或氧气含量低(小于19.5%)时,应佩戴空气或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呼吸器具;设专职监护人员。
21、停用煤气设备要可靠隔断煤气来源,不用处理煤气。
22、带煤气作业时,携带CO报警器就可以,不用佩戴防毒面具。
24、管径在100mm以上的管道着火时,应逐渐降低压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灭火。但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严禁突然关止阀门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25、凡开、闭时冒出煤气的隔断装置盲板、眼睛阀或扇型阀及敞开式插板阀等,不应安装在厂房内或通风不良之处,离明火设备距离不少于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