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某,男,45岁,车祸致脑外伤后处于昏迷状态。护士为其进行口腔护理时,下列物品不需要准备的是
A. 吸水管
B. 血管钳
C.镊子
D、弯盘
E.压舌板
2.王某,女,30 岁,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士观察口腔时发生唇及口腔黏膜散在瘀点,轻触可出血。护士为其做口腔护理时应特别注意
A.夹紧棉球
B.禁忌漱口
C.动作轻柔
D.先取下义齿
E.棉球不可过湿
3.病人,女,脑出血昏迷。护士为其做口腔护理时,取下的活动性义齿应放入
A.冷水中
B.热水中
C.生理盐水中
D.乙醇中
E、复方硼酸溶液中
4.护士在观察王先生口腔时,发现口腔黏膜有一感染溃烂处,应为其选用的口腔护理溶液是
A.生理盐水
B.复方硼酸溶液
C. 0.1%醋酸溶液
D.3%过氧化氢溶液
E.4%碳酸氢钠溶液
5.张某,男,50岁。细菌培养显示口腔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护士在为其进行口腔护理时应选用的口腔护理溶液是
A.生理盐水
B.1%-3%过氧化氢溶液
C.1%-4%碳酸氢钠溶液
D. 0.1%醋酸溶液
E.复方硼酸溶液
6.李某,女,56 岁。因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卧床 4周,护士为其进行床上洗发时,病人突感胸痛、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请家属协助洗发,嘱病人深呼吸
B.加快操作速度,尽快完成洗发操作
C.注意保暖,为病人添加衣物后继续洗发
D.短暂休息,鼓励病人坚持片刻
E.立即停止操作,平卧,吸氧,通知医生
7.赵某,女,45 岁,车祸致左上肢外伤入院。护士为其进行床上擦浴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自外眦向内眦擦拭眼部
B.脱上衣时先脱左肢
C.擦洗完毕按摩骨突处
D.穿上衣时先穿右肢
E.擦洗动作要缓慢轻柔
8.李某,69岁,脑出血致肢体偏瘫。护士为其进行背部按摩,操作不正确的是
A.手掌蘸少许按摩油
B、以掌心紧贴皮肤
C.做向心方向按摩
E.按摩 3-5 分钟
D.力量由轻至重,再由重至轻
9.下列与睡眠无关的表现是
A.血压下降
B.瞳孔散大
C.呼吸变慢
D.心率减慢
E.尿量减少
10.大量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体力恢复,发生在睡眠的
A.第Ⅰ期
B.第Ⅱ期
C.第Ⅲ期
D.第Ⅳ期
E. REM期
11.随着年龄的增加,下列关于睡眠特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总的睡眠时间增加
B.慢波睡眠第四时相时间的增加
C.睡眠过程中醒来的次数减少
D.慢波睡眠第一时相所占的睡眠时间减少
E.慢波睡眠第二时相所占的睡眠时间增加
12.睡眠中枢位于
A.大脑皮质
B.脑干尾端
C.上行抑制系统
D.蝶鞍区
E.第三脑室
13.下列关于睡眠时相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人进入睡眠后,首先是快波睡眠
B.越接近睡眠的后期,慢波睡眠的持续时间越长
C.两种睡眠时相均可直接转为觉醒状态
D.在觉醒状态下可以进入快波睡眠
E.慢波睡眠又称异相睡眠
14.下列关于慢波睡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慢波睡眠分为五个时期
B.入睡期是所有睡眠期中睡得最浅的一期
C.浅睡期只维持几分钟
D.中度睡眠期生命体征不规则
E.深度睡眠期不利于促进体力恢复
15.下列关于快波睡眠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慢波睡眠相比,快波睡眠的唤醒阈降低
B.脑耗氧量及脑血流量降低
C.生长激索分泌增多
D.快波睡眠期不会发生做梦
E.快波睡眠与觉醒时很难区分
16.下列关于睡眠需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需要的睡眠时间少
B.肥胖者对睡眠的需要低于瘦者
C.快波睡眠的比例在婴儿期大于儿童期
D.随着年龄的增加,总的睡眠时间增加
E.随着年龄的增加,首先是慢波睡眠中的第I期时间的增加
17.下列关于昼夜节律去同步化表现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夜间觉醒阈值明显降低
B.不易被惊醒
C.表现为昼夜失眠
D.重新获得同步化的时间为10天以上
E.重新获得同步化的过程中病人感觉舒适
18.护士在指导病人服用地西泮(安定)类药物时,正确的是
A.服药期间可同时服用其他中枢抑制药以增强药效
B.服用安定期间饮茶会降低药效
C.服药期间吸烟可以增强镇静作用
D.服药期间饮酒可降低地西泮的中枢抑制作用
E.由于其毒性较小,安全范围大,病人可以长期服用
19.下列关于肌肉等长练习的描述,正确的是
A.等长练习又称动力练习
B.可以对抗一定的负荷作关节的活动锻炼,同时也锻炼肌肉收缩
C.优点是有利于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
D.固定膝关节的股四头肌锻炼属于等长练习
E.可遵循大负荷、少重复次数、快速引起疲劳的原则进行
20.下列关于肌肉等张练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长度
B.又称静力练习
C.有关节角度的特异性,只对增强关节处于该角度时的肌力有效
D.可在关节内损伤、积液,炎症时应用
E.优点是有利于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
21.病区交班报告眉栏的书写顺序正确的是
A.新入院一转入一出院—手术—危重
B.手术一危重—新入院—转入—出院
C.转入—新入院—出院—手术—危重
D.出院—新入院—转人一手术—危重
E.出院—转人—手术—危重—新入院
22.病人刘某,肺炎,体温 39.5℃,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将所测得的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红圈,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B.红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C.红点,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D.蓝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E.蓝圈,以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23.病人谢某,肠道术前行清洁灌肠。灌肠前自行排便 1 次,灌肠后排便 5 次,正确的记录方法是
A.1/E
B.5/E
C.6/E
D.1/5E
E.1^5 /E
24.病人李某,胆石症术后感到疼痛,为减轻病人疼痛,10am 医生开出医嘱:布桂嗪 100mg im s0s,此项医嘱失效时间为
A.当天2pm
B.当天 10pm
C.第二日 10am
D.第二日 10pm
E.医生开出停止时间
25.病人张某,因甲型病毒性肝炎,须行消化道隔离,此项内容属于
A.长期医嘱
B.临时医嘱
C.长期备用医嘱
D.临时备用医嘱
E.即刻执行的医嘱
26.病人陈某,即将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前医嘱:阿托品 0.5mg H st,护士首先应做的是
A.将其转录至长期医嘱单上
B.将其转录至临时医嘱单和治疗单上
C.在该项医嘱前用蓝钢笔画“√”标记
D.即刻给病人皮下注射阿托品 0.5mg
E.转录至交班报告上,以便下一班护士查阅
27.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表现的是
A.皮肤潮红、寒战、出汗
B.头晕、恶心、无汗
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D.脉细速,四肢厥冷,出汗
E.脉速、面色潮红、无汗
28.间歇脉多见于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器质性心脏病
E.甲状腺功能亢进
29.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高的因素是
A.手臂位置过高
B.袖带过紧
C.袖带过宽
D.袖带过松
E.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
30.吸气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是
A.上呼吸道狭窄
B.细小支气管狭窄
C.肺组织弹性减弱
D.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
E.呼吸面积减少
31.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
A.正压作用
B.负压作用
C.虹吸作用
D.空吸作用
E.静压作用
32.减压器可使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
A. 0.1~0.2MPa
B. 0.2~0.3MPa
C. 0.3~0.4MPa
D.0.4~0.5MPa
E. 0.5~0.6MPa
33.病人汪某,男,34 岁。8am 骤升至 39.2℃,持续 6 小时后降至 36.9℃,2 天后体温又升至39℃,此热型可能为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回归热
34.患儿兵兵,需测量直肠温度时,护士应将肛表插入肛门
A. 1~2cm
B. 2~3cml
C. 3~4cm
D. 4~5cm
E. 5~6cm
35.病人林某,女,50 岁。诊断为“菌痢”。护士测量体温时得知其5分钟前饮过开水,为此应
A.嘱其用冷开水漱口后再测量
B.参照上次测量值记录
C.改测直肠温度
D.暂停测一次
E.告知病人30分钟后再测口腔温度
36.病人张某,男,70 岁。测口温时不慎将体温计咬碎,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为
A.催吐
B.口服蛋清液
C.服缓泻剂
D.洗胃
E.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
37.病人郑某,男,45 岁,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脉搏特征是
A.强大有力
B.细弱无力
C.动脉管壁变硬,失去弹性
D.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E.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
38.病人韦某,女,48 岁,心包积液。病人可出现
A.水冲脉
B.绌脉
C.奇脉
D.交替脉
E.细脉
39.护士丁某,在给病人做关于呼吸的健康教育,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 1:4
B.小儿、男性呼吸较快
C.男性及儿童以胸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腹式呼吸为主
D.情绪激动,低温环境可使呼吸增快
E.呼吸不受意识控制
40.病人金某,女,76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呼吸可表现为
A.费力呼吸
B.深而规则的大呼吸
C.吸息样呼吸
D.蝉鸣样呼吸
E.鼾声呼吸
41.病人林某,男,65 岁,因过量服用巴比妥类药物而中毒,病人出现潮式呼吸。潮式呼吸的特点是
A.呼吸暂停,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反复出现
B.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呼吸暂停反复出现
C.呼吸浅慢,逐渐加快加深再变浅慢,呼吸暂停后,周而复始
D.呼吸深快,呼吸暂停,呼吸浅慢,三者交替出现
E.呼吸深快,逐步浅慢,以至暂停,反复出现
42.病人许某,女,52 岁。安眠药中毒,意识模糊不清,呼吸微弱,浅而慢,不易观察,护士应采取的测量方法是
A.以 1/4 的脉率计数
B.测脉率后观察胸部起伏次数
C.听呼吸音响计数
D.用手感觉呼吸气流计数
E.用少许棉花置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飘动次数计数
43.病人柯某,女,36 岁,支气管扩张。护士指导病人作体位引流时应避免
A.在饭后 0.5 小时进行
B.行超声雾化吸人提高疗效
C.引流同时作胸部叩击
D.引流体位是患肺处于高位
E.每次引流15-30分钟
44.小张因走路不慎导致脚踝扭伤,护士为其应用化学致冷袋冷敷局部,此时应用冷疗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减轻局部充血
B.减轻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C.控制炎症的扩散
D.减轻局部的肿胀
E.减轻局部出血
45.小张,32岁,因对右鼻翼上的痤疮挤压后发生感染,此时局部忌用热敷的主要原因是
A.加重疼痛
B.加重局部出血
C.掩盖病情,难以确诊
D.可导致颅内感染
E.导致面部皮肤烫伤
46.病人,男,38 岁,因肺炎入院,体温 39.8℃,医嘱冰袋降温。护士在其额头使用冰袋,以下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A.冰块装袋前用水冲去冰块棱角
B.冰袋装好后应检查有无漏水
C.冰袋放置前额时应吊在支架上
D.冰袋放入布套中后才能使用
E.冰块应装至冰袋 1/3-1/2 满
47.病人,男,65 岁,因颅脑外伤入院。人院后使用冰帽预防脑水肿,期间应维持肛温约在
A. 33℃
B. 28℃
C. 26℃
D. 23℃
E. 38℃
48.病人,男,62岁,直肠癌术后,进行化疗药静脉滴注后左上肢出现静脉炎,护士应用硫酸镁进行局部热湿敷,热湿敷水温应控制在
A. 32~34℃
B.38~41℃
C. 43~46℃
D. 50~60℃
E.60~70℃
49.李阿姨,70 岁,胆囊切除术后,因感畏寒而在足部使用热水袋时,使用过程中发现局部皮肤发生潮红、疼痛,此时正确的处理是
A.热水袋外再包一条毛巾后继续使用
B.立即停用,局部用 25%硫酸镁湿热敷
C.立即停用,局部涂凡士林
D.立即停用,局部涂 90%乙醇
E.热水袋中加凉水后继续使用
50.病人胡某,女,75 岁。呼吸困难,给予氧气吸人,吸入的氧浓度为 3%,每分钟的氧流量是
A. 2L
B. 3L
C. 4L
D. 5L
E. 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