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划线时,选用未经切削加工过的毛坯面做基准,使用次数只能为( )次。
2.划线时,当发现毛坯误差不大,用找正方法不能补救时,可在划线时用( )方法来予以补救,使加工后的零件仍能符合要求。
3.划线时,直径小于20mm的圆周线上应有( )冲点。
4. 划线时,直径大于20mm的圆周线上应有( )以上冲点。
5.用划线盘进行划线时,划针应尽量处于( )位置。
8.划线为保证圆滑的连接,必须准确地求出连接圆弧的( )及被连接线段的切点。
10.带轮装在轴上后,要检查带轮的( )和端面圆跳动量,一般情况用划线盘检查。
A、端面圆跳动量
B、轴向圆跳动量
C、倾斜量
D、同轴度
11.带轮装在轴上后,其径向跳动量和端面圆跳动量的检查一般用划线盘,要求较高的也可以用( )检查。
14.( )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依据。
A、生产计划
B、生产作业计划
C、班组管理
D、生产组织
15.下列制动中( )不是电动机的制动方式。
A、机械制动
B、液压制动
C、反接制动
D、能耗制动
16.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征是一个投影积聚为一直线另两投影为( )。
17.当两基本几何体表面彼此相交时相交处( )。
A、不画线
B、一定有交线
C、一定有直线
D、一定有曲线
18.加工两种或两种以上工件的同一夹具,称为( )。
A、组合夹具
B、专用夹具
C、通用夹具
D、车床夹具
19.综合食品机械上的某些部位,不允许有滴油,可采用( )润滑。
A、机械油
B、润滑油
C、润滑脂
D、固体润滑剂
20.只有试运转正常以后,机械设备才能按( )投入正常生产。
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2分,共40分)。
1、划线要求划出的线条除清晰均匀外,最重要的是保证尺寸准确。
2、在轴承座上进行立体划线,需要翻转90°安放两次位置,就可把全部线划完。
4、划线是根据图样的尺寸要求,用划针工具在毛坯或半成品上划出待加工部位的轮廊线(或称加工界限)或作为基准的点、线的一种操作方法。划线的精度一般为0.25~0.8mm。
5、划线是一项复杂、细致的重要工作,如果将划线划错,就会造成加工工件的报废。所以划线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6、划线的要求是:尺寸准确、位置正确、线条清晰、冲眼均匀。
7、划线的作用:所划的轮廊线即为毛坯或半成品的加工界限和依据,所划的基准点或线是工件安装时的标记或校正线。
8、划线的作用:在单件或小批量生产中,用划线来检查毛坯或半成品的形状和尺寸,合理地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及早发现不合格品,避免造成后续加工工时的浪费。
9、划线的作用:在板料上划线下料,可做到正确排料,使材料合理作用。
10、划线种类之平面划线:即在工件的一个平面上划线后即能明确表示加工界限,它与平面作图法不同。
11、划线种类之立体划线:是平面划线的复台,是在工件的几相互成不同角度的表面(通常是相互垂直的表面)上都划线,即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划线。
12、按用途不同划线工具分为基准工具、支承装夹工具、直接绘划工具和量具等。
13划线工具之基准工具:划线平板。划线平板由低碳钢制成,基个平面是划线的基准平面,要求非常平直和光洁。
14、划线平板使用时要注意:(1)安放时要平稳牢固、上平面应保持水平;(2)平板不准碰撞和用锤敲击,以免使其精度降低;(3)长期不用时,应涂油防锈,并加盖保护罩。
15、划线工具之夹持工具:(1)方箱:是铸铁制成的空心立方体、各相邻的两个面均互相垂直。方箱用于夹持、支承尺寸较小而加工面较多的工件。通过翻转方箱,便可在工件的表面上划出互相垂直的线条。(2)千斤顶:是在平板上支承较大及不规划工件时使用,其高度可以调整。通常用三个千斤顶支承工件。(3)V形铁:用于支承圆柱形工件,使工件轴线与底板平行。
16、划线工具之直接绘划工具:(1)划针:是在工件表面划线用的工具,常用的划针用工具钢或弹簧钢制成(有的划针在其尖端部位焊有硬质合金),直径φ3~9mm。(2)划规:是划圆或弧线、等分线段及量取尺寸等用的工具。它的用法与制图的圆规相似。(3)划卡:或称单脚划规,主要用于确定轴和孔的中心位置。(4)划针盘:主要用于立体划线和校正工件的位置。它由底座、立杆、划针和锁紧装置等组成。(5)样冲:用于在工件划线点上打出样冲眼,以备所划线模糊后仍能找到原划线的位置;在划圆和钻孔前了应在其中心打样冲眼,以便定心。
17、划线工具之量具:钢尺、直角尺、高度尺(普通高度尺和高度游标尺)等 。高度游标尺除用来测量工件的高度外,还可用来作半成品划线用,其读数精度一般为0.05mm。它只能用于半成品划线,不允许用于毛坯。
18、划线基准:用划线盘划各种水平线时,应选定某一基准作为依据,并以此来调节每次划针的高度,这个基准称为划线基准。(1)一般划线基准与设计基准应一致。常选用重要孔的中心线为划线基准,或零件上尺寸标注基准线为划线基准。若工件上个别平面已加工过,则以加工过的平面为划线基准。(2)常见的划线基准有三种类型:1)以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或线)为基准;2)以一个平面与对称平面(和线)为基准;3)以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平面(或线)为基准。
19、划线操作要点之划线前的准备工作:(1)工件准备:包括工件的清理、检查和表面涂色。(2)工具准备:按工件图样的要求,选择所需工具,并检查和校验工具。
20、划线操作要点之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看懂图样,了解零件的作用,分析零件的加工顺序和加工方法。(2)工件夹持或支承要稳妥,以防滑倒或移动。(3)在一次支承中应将要划出的平行线全部划全,以免再次支承补划,造成误差。(4)正确使用划线工具,划出的线条要准确、清晰。(5)划线完成后,要反复核对尺寸,才能进行机械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