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防控知识考核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姓名
    ____________
科室
一区
二区
三区
五区
六区
七区
八区
心身医学科、强制病区
综合病区
急诊
院部放射科
院部药房
院部检验科
物理诊断科
综合门诊
精神卫生门诊
供应室
院部办公室
人保科
财务科
总务科
医教科
护理部、预检分诊
防治科
药械科
院感办
院部药库
院部康复科
礐石药房
礐石办公室
礐石检验科
礐石康复科
红莲池片区
其他
猴痘是由( )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
A、天花病毒
B、水痘病毒
C、猴痘病毒
D、风疹病毒
猴痘病毒耐干燥和低温,加热至56摄氏度( )分钟或60摄氏度( )即可灭活
A、10、5
B、20、5
C、30、10
D、30、5
引发猴痘的猴痘病毒是( )。
A、双链 DNA 病毒
B、单链 DNA 病毒
C、双链 RNA 病毒
D、单链 RNA 病毒
猴痘的主要传染源是( )
A、感染动物
B、猴痘病毒感染者
C、感染动物和猴痘病毒感染者
猴痘的潜伏期( )天,多为6-13天。
A、4-7
B、7-14
C、7-21
D、5-21
猴痘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首先出现在( )部位?
A、面部
B、颈部
C、四肢
D、躯干
猴痘区别于天花的特有症状是( )。
A、发烧头痛
B、肌肉酸痛
C、发冷疲惫
D、淋巴结肿大
各地要主动对入境人员进行猴痘病毒排查,特别是入境前( )天内有猴痘疫情报告国旅居史的人员
A、7
B、14
C、21
D、28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或确认病例后,应于( )小时内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
A、2
B、12
C、24
D、48
不属于猴痘的传播途径的是( )。
A、密切接触
B、飞沫传播
C、性传播
D、粪口传播
猴痘的自然病程一般为( )。
A、1--2周
B、2--3周
C、3--4周
D、2--4周
猴痘确认病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A、疑似病例且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培养分离出猴痘病毒。
B、发病前21天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
C、发病前21天内与猴痘病例有密切接触。
D、发病前21天内接触过猴痘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
确诊病例需隔离至( )才结束隔离。
A、疱疹消退
B、开始结痂
C、结痂完成脱落
下列消毒剂不能将猴痘病毒有效灭活的是( )。
A、甲醇
B、乙醚
C、氯仿
D、福尔马林
猴痘皮疹将经历( )、( )、( )、(  )、(  )等阶段,不同形态的皮疹将同时存在。
A、斑疹
B、丘疹
C、疱疹
D、脓疱疹
E、结痂
接触猴痘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医务人员应执行标准预防,佩戴( )
A、一次性乳胶手套
B、医用防护口罩
C、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D、一次性隔离衣
猴痘传播途径有哪些?
A、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
B、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C、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D、尚不能排除性传播。
疑似病例出现猴痘临床表现者,同时具备以下流行病史中的任一项(多选)
A、发病前21天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
B、发病前21天内与猴痘病例有密切接触
C、发病前21天内接触过猴痘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
猴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A、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
B、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
C、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
D、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
对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正确的有哪些(多选)
A、疑似和确诊病例应由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派的专用交通工具,运送到指定专业传染病治疗机构进行严格隔离观察和治疗
B、对疑似和确诊病例应严格单人单间隔离,落实污染物处置,并尽快采样开展实验室病原学检测以明确诊断。
C、对疑似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进行登记、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21天

22题 | 被引用5次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