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0千克 B.5000克 C.500克 D.500千克
A.秒表 B.单摆 C.量筒 D.打点计时器
A.3.2分米=3.2×100=320毫米
B.45毫升=45毫升×1/1000=0.045升
C.85米³=85×1000分米³=85000分米³
D.63千米=63千米×1000米=63000米
A. 60° B.45° C.30° D.15°
A.人在太阳光下地面上形成的影子
B.小孔成像
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D.人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C.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
D.物体本身的大小
①潜望镜 ②近视眼镜 ③放大镜 ④穿衣镜
A.①与② B.①与④ C.②与③ D.③与④
①初二某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63____ ;
②一听易拉罐可乐的质量大约是350____ ;
③水笔笔尖的直径为0.5____ ;
④一套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为5____ 。
(1)通过小孔成像,让物体的像成在屏幕上,这是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
(2)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
21.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他让光以不同的入射角斜射入水中,实验现象如图3(A)、(B)所示。然后他又让光斜射入玻璃中,实验现象如(C)所示。
根据图示现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1)分析比较图3(A)和(B)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图3(B)和(C)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如图4所示,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3、在图5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图中MN为空气和水的界面.
24、如图6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1)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要注意观察入射光线和____________的位置,并记下入射角和____________的值 。
(2)图9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N是法线。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 AO 时,反射光线为 OB;当入射光线为CO时,反射光线为 OD ;当入射光线为 EO 时反射光线为OF,从这一现象可以初步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________.
(3)填写下表,将每次实验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填入表格中相应的空白处.
(4)并分析表格中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5)若把此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动一个角度,则在小门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一现象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______。
(1)应选用_______ (选填“镜子”或“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 图10中________(选填“A”或“B”)为点燃的蜡烛。在实验中应观察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再分别测量像到镜面与物到镜面的_____,并进行比较。
(3)若将光屏放在A的位置上,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4)实验时,要使镜后的蜡烛与镜前相同的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确定________的位置和比较_______________的大小。
(5) 如图11所示, 蜡烛在A、B、C位置时,所成像的位置分别是A’、B’、C’,从图中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分析比较第1次和第2次实验,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当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摆动的周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以知道:当摆线的长度和摆球的质量一定时,摆动周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次实验和第4次实验是保持_________________不变,研究摆球摆动周期与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4)、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______。
30题 | 被引用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