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布病列为哪类传染病。
对布病的种型说法正确的是?
4个种16个生物型
5个种18个生物型
6个种19个生物型
7个种20个生物型
对于布鲁氏菌病的人群易感性说法正确的是
老人和儿童易感染
身体衰弱或有慢性疾病的人易感染
男性易感染
人群对布鲁氏菌病普遍易感
下列关于对布鲁氏菌病临床特征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发热并伴有寒颤
血压高
关节、肌肉疼痛
乏力、多汗,多为疲劳不堪
布鲁氏菌病诊断的金标准是?
试管凝集实验
虎红凝集实验
荧光定量PCR方法
分离培养布氏菌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多少℃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多少天以上。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人群分布主要为哪些人群,占85%以上,中老年居多,50岁以上者约占80%,女性稍多于男性。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及其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可导致感染,对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采取适宜防护措施的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自停止接触后观察多少天,若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暂参照哪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多少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人们对炭疽杆菌普遍易感,但以接触动物的职业人群多发。病后可获得?
肺炭疽例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应在诊断后多少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
关于布鲁氏菌感染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可通过呼吸道吸入传播
可通过消化道食入传播
可以经过体表皮肤黏膜接触传播
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
关于布病的治疗原则描述正确的是?
中药对慢性布病患者几乎没有作用
早期用药,彻底治疗
合理选用药物即用药途径
采用综合疗法
发热伴血减少综合征是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病毒(SFTSV)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以什么为主要表现的蜱传自然疫源性疾病,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临床症状有?
发热,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
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
相对缓脉。
人群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对人侵袭力、致病力最强的是犬种菌。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后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的人兽共患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如低于30×109/L)者,可输血浆、血小板。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
炭疽主要因食肉动物接触土生芽孢而感染所导致的疾病。
皮肤炭疽为因接触患炭疽牲畜的毛皮和肉类获得感染,皮肤裸露部位 或伤口部位出现的斑丘疹、水疱、肿胀等。
发现炭疽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炭疽病人应就近隔离治疗。
发现炭疽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炭疽病人应就近隔离治疗。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猴痘疑似或确诊病例后,应按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上报。
正确
错误
猴痘的感染期可分为发病期和皮疹期两个阶段,皮疹期通常再发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