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茶叶加工和普洱茶制作考试

全卷满分100分,单选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请认真作答。
员工姓名
    ____________
所属部门
    ____________
普洱茶制作的原料是()。
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湖南晒青毛茶
湖北晒青毛茶
浙江绿茶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遵循的国标是()。
GB/T 9833.2
GB/T 9833.6
GB/T 7718
GB/T 22111-2008
云南大叶种茶树描述不正确的是()。
乔木型
灌木型
小乔木型
木本植物
普洱茶初制过程是指()。
鲜叶经摊晾-杀青-揉捻-渥黄-晒干或阴干的过程
鲜叶经摊晾-发酵-杀青-揉捻-晒干或阴干的过程
鲜叶经摊晾-杀青-揉捻-干燥-发酵的过程
鲜叶经摊晾-杀青-做青-揉捻-烘干的过程
普洱茶精制过程筛分风选工序目的是()。
除杂
分出条形
利于拼配和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以上答案都正确
普洱茶制作需蒸茶工艺,其目的是()。
便于成型时茶叶保持条形
增加茶叶黏性
杀菌
以上答案都正确
关于普洱茶仓储条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通风
干净整洁
干燥
保湿
晒青毛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特征性多酚物质是()。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
没食子酸(GA)
表儿茶素(EC)
发酵小分子多酚
茶叶中多酚物质经过微生物转化结构发生变化,下列属于多酚转化类型的是()。
茶多酚和茶氨酸结合产物
儿茶素类甲基化,乙酰基化产物
儿茶素类B环氧化、转化产物、衍生化产物
以上都正确
关于普洱茶发酵的变革,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第一代发酵技术是指茶叶在自然环境下长期存放,缓慢发酵的过程。
第二代发酵技术是指人工渥堆.自然接种的茶叶固态发酵技术。
第三代发酵技术,为大益首创,又称“微生物制茶法”,是指人工可控,菌方生产的茶叶固态发酵技术。
以上答案都正确。
关于第三代发酵技术的特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第三代发酵技术是大益首创,采用可控工艺、多轮次高温固态发酵的新技术。
微生物发酵茶富含茶叶成分、茶叶转化成分、微生物代谢产物等。
微生物发酵茶实质上是一款发酵食品。
以上答案都正确。
花茶的基本工艺正确的是()。
茶坯的处理—花坯与花拌合—窨花—通花—起花—烘干—提花—包装
茶坯的处理—花坯与花拌合—通花—窨花—起花—烘干—提花—包装
茶坯的处理—花坯与花拌合—窨花—起花—通花—烘干—提花—包装
茶坯的处理—花坯与花拌合—窨花—通花—提花—烘干—起花—包装
最早出现的原始茶是()。
红茶
黑茶
蒸青绿茶
晒干茶
目前属于世界上产量最多,销量最大的一种红茶是()。
红碎茶
小中红茶
滇红
祁门红茶
下列最适宜用于花茶窨制的茶是()。
烘青茶
炒青茶
红茶
普洱茶
花茶的窨制原理是()。
鲜花吸香
茶坯吐香
鲜花吐香和茶坯吸香
绿茶按发酵程度上来说属于()。
全发酵茶
半发酵茶
后发酵茶
不发酵茶
抖筛机对于条形茶是分离茶条的()。
长短
粗细
大小
轻重
普洱茶的种类中不包括的一项是()。
普洱紧压生茶
普洱生散茶
普洱紧压熟茶
普洱熟散茶
普洱茶的现代渥堆发酵工艺于哪年在勐海茶厂试制成功?
1972年
1976年
1973年
1975年
茶鲜叶中茶多酚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
10%左右
1.5%—3%
20%—35%
10%—15%
形成绿茶品质的关键性技术是()。
干燥
揉捻
杀青
烘焙
色选机的工作原理是根据茶叶的()将其分开的。
大小
色差
粗细
轻重
红茶加工过程中,对其色.香.味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
萎凋
揉捻
发酵
干燥
下列茶中只用叶片加工而成的特种茶是()。
西湖龙井
安化松针
六安瓜片
云南普洱茶
茶叶初制中,嫩叶适宜()。
热揉
冷揉
重揉
下列哪类植物含有茶氨酸?
杨树
茶树
桃树
山茶树
“茯砖茶”指的是哪里生产的茶?
湖南
湖北
四川
广西
“绿叶红镶边”是描述哪类茶?
红茶
绿茶
青茶
黑茶
普洱熟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是()。
发酵
筛分
蒸压
干燥
决定红茶汤色的物质主要是()。
咖啡碱
茶多酚
多酚类氧化产物
蛋白质
茶鲜叶中的生物碱约占干物质的()。
1%左右
0.6—1.0%
8%左右
3%—5%
一般的“谷花茶”是指哪个季节的茶?
春茶
夏茶
秋茶
冬茶
绿茶高温杀青的主要标志是能够迅速地使叶温达到()℃以上,以便尽快地抑制酶活性。
60
50
70
80
公元780年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问世。
《大观茶论》
《茶录》
《东溪试茶录》
《茶经》
()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传统的出口商品,堪称我国“国饮”。
碳酸饮料
咖啡
茶叶
茶叶的干燥过程中以下不是主要影响干燥效果的因素的是()。
投叶量
天气
干燥时间
火温
浓缩是哪种茶加工过程中特有的工艺?
绿茶
红茶
速溶茶
普洱茶
()饮用茶叶主要是散茶。
明代
宋代
唐代
汉代
宋徽宗赵佶写一部茶书,名为()。
《大观茶论》
《品茗要录》
《茶经》
《茶谱》
点茶法是()的主要饮茶方法。
汉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茶叶的揉捻过程中加压的规律为()。
重——轻——重
轻——重——轻
轻——轻——重
重——重——轻
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
《神农本草》
《大观茶论》
《茶经》
《茶录》
审评茶叶应包括()两个项目。
香气与内质
外形与香气
色泽与内质
外形与内质
普洱熟茶的品质特点?
绿汤黄叶
绿叶红汤
黄汤黄叶
红汤红叶
普洱茶熟茶的基本工艺()。
杀青—揉捻—干燥
摊晾—揉捻—发酵—干燥
发酵—筛分—拣剔—匀堆—蒸压—烘制—成型
萎凋—干燥
普洱生茶的基本工艺()。
杀青—揉捻—干燥
摊晾—揉捻—发酵—干燥
筛分—拣剔—匀堆—蒸压—烘制—成型
萎凋—干燥
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是什么作用的结果?
微生物作用
酶促氧化作用
湿热学说
茶树鲜叶中水分含量约()%。
50
60
75
80
以下属于不发酵茶的是()。
红茶
绿茶
青茶
黑茶
下列哪个茶属于六大基本茶类()。
乌龙茶
花茶
压制茶
速溶茶
下列属于后发酵茶的是()。
红茶
乌龙茶
普洱茶
绿茶
普洱茶原产于()。
云南
广西
湖南
湖北
黑茶渥堆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其呼吸代谢释放出热量,从而导致渥堆叶温度随渥堆时间的延长而()。
逐渐上升
逐渐下降
保持不变
揉捻的主要目的是()。
钝化或杀死酶的活性
做形
散失水分
黄变
干燥的主要目的是()。
钝化或杀死酶的活性
做形
散失水分
黄变
圆筛主要是分离茶叶长短或大小的,对于条形茶是分离茶条的()。
长短
大小
粗细
外观
()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和利用茶叶的国家。
日本
德国
美国
中国
花青素又称(),是一类性质较为稳定的色原烯衍生物,种类很多,呈青色.铜红色等。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
花色素
胡萝卜素
绿茶是以鲜叶为原料,经(1)、(2) 、 (3)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1)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红茶是以鲜叶为原料,经(1)、(2) 、 (3) 、(4)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1)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
黄茶是以鲜叶为原料,经(1) 、(2) 、(3) 、(4)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1)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
白茶是以特定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 (1)、(2)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1)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乌龙茶是以特定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1)、(2)、(3)、(4) 、(5) 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1)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
黑茶是以鲜叶为原料,经(1) 、(2) 、 (3) 、(4)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1)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

67题 | 被引用0次

模板修改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