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主观题卷一

加油💪
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是什么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依照法律定罪处罚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不再定罪处刑
危害行为的概念
行为人实施的身体活动
意识支配之下
危害社会并被刑法所禁止
因果关系概念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
联系
引起与被引起
刑事责任年龄概念
刑法所规定的年龄
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
负刑事责任
必须达到
单位犯罪概念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实施的行为
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危害社会
法律认识错误概念分类
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发生误解
假想非罪,法律规定为犯罪
假想犯罪,行为并没有规定为犯罪
事实认识错误概念分类
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有不正确的理解
客体错误
对象错误
手段错误
行为偏差
因果关系错误
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要件
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
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而对实施侵害的人所采取的合理的防卫行为
起因、时间、对象、主观、限度
防卫过当的成立要件及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起因、时间、对象、主观
客观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具有社会危害性
主观上对造成的过分损害存在过失甚至故意,具有罪过性
紧急避险的概念及成立要件
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
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不得已采取的行为
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
起因、时间、对象、主观、限制、限度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比较
目的、前提、责任相同
合理限度不负刑事责任,超过法定限度负刑事责任,应当减轻或免除
危害来源、行为损害对象、行为限制条件、损害程度要求、主体限定不同
犯罪既遂的概念与判定标准
犯罪人行为完整实现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的事实
结果说、目的说、构成要件说
实害犯、危险饭、行为犯
避险过当的构成要件及刑事责任
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行为
起因、时间、对象、主观、限制、特别例外限制
客观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
主观上对造成的过分损害存在过失
犯罪预备概念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主观意图
客观上犯罪人进行了~等犯罪的预备活动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未遂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形态
实行终了、未实行终了
能犯未遂、不能犯未遂
犯罪中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
时间性、自动性、客观有效性
没有造成损害,应当免除
造成损害,应当减轻

16题 | 被引用0次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