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第九版)

姓名
    ____________
1.高温作业易导致体内盐分与矿物质流失,作业期间应及时补充含盐浓度为 ( )的饮料,饮用时应少量多次每小时 ( )(500~1000ml)为宜。 *
A.0.1%~0.2%,2~4杯
B.0.3%~0.4%,3~4杯
C.0.2%~0.3%,1~2杯
D.0.4%~0.5%,2~4杯
2.返岗要求。如因工作、休息或其他原因离开机场区域 ( )小时后,需持 (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返岗。 *
A.12,24
B.24,12
C.48,24
D.12,48
3.旅客聚集区域建议每天至少进行( )环境消毒。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4.高风险人员在离岗后,需( ) ,期间( ),期间严密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并主动上报体温及异常状况。 *
A.7天居家健康监测和7天自我健康监测
B.7天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天、第4天和第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C.集中隔离14天,第1、3、7、10、14天开展核酸检测
D.第1、3、7天开展核酸检测,三天两检
5.高风险人员闭环管理期间每日开展 ( )次核酸检测。 *
A.4
B.3
C.2
D.1
6.对于旅客重点区域采用 含氯消毒剂喷洒 ( )或擦拭消毒,作用 ( )以上;有呕吐物、血液等感染性体液时,使用浓度为( ) ,作用 ( )以上进行移除后再行清洁、消毒。 *
A.500~1000mg/L,30min ;10000mg/L,30min
B.1000~1500mg/L,20min ;10000mg/L,30min
C.500~1000mg/L,60min ;20000mg/L,30min
D.200~500mg/L,45min ;50000mg/L,30min
7.在候机楼适当位置提供手部清洁消毒产品,在( )、( )等人流密集区域引导旅客做好手部清洁消毒。旅客登机前需完成手部清洁消毒。 *
A.值机柜台、行李打包
B.安检通道、商业柜台
C.值机柜台、安检通道
D.安检通道、过夜休息区
8.旅客聚集区域建议每天至少进行( )环境消毒。推荐采用自动化消毒装备,减少人工作业,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效率和精准度。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9.缓冲区应每日进行环境消毒,作业期间至少每( ) 消毒一次,脱卸的防护装备应按医疗废物处理。 *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10.入境保障区域内的设施设备和车辆应固定,如工作需要移出入境保障区域的,应在完成终末消毒、静置 ( ) 后方可退出闭环管理。 *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11..应急物资储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 )、( )、( )、( )、( )、医疗垃圾袋等,使用后应及时补充。 *
A.消毒设备
B.医用防护服
C.护目镜
D.口罩
E.一次性无菌手套
F.面屏
12.高风险人员闭环管理期间要求( ) *
A.避免交叉接触
B.做好个人防护
C.开展健康监测
D.主动核酸筛查
E.两点一线
13.廊桥及候机( )、( )、( )、( )等公共区域消毒。根据人流密度,按需对公共环境及物表进行预防性消毒。 *
A.楼内餐厅
B.商铺
C.展台
D.卫生间
E.行李打包
F.员工驿站
14.与国内运行航空器、机组、旅客、行李有直接物理接触,及工作活动范围较大的保洁、( )、( )、( )和宿舍管理人员为重点管控人员。 *
A.行李车(筐)收集人员
B.接触员工频繁的餐厅服务
C.通勤车辆司乘
D.南区行政工作人员
15.进口货物风险分级。根据来源国家(地区)疫情、( )、( )、( )、( )等,研判进口货物被污染的风险等级。 *
A.运输方式和存放时长
B.装卸方式
C.是否冷链货物
D.物品类别和特征

16题 | 被引用0次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