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性学习和跨学科教学阶段测试2

一、单项选择
1.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践行的课程观是
A.学生本位
B.教师本位
C.社会本位
D.教育本位
2.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原则不包括
A.多方参与
B.预设和生成相统一
C.循序渐进
D.启发诱导
3.综合实践活动更重视学生下列哪一方面的获得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社会经验
D.活动经验
4.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核是课程的
A.社会化
B.生活化
C.经验化
D.整合化
5.下列哪项是人类劳动与技术活动体系中最为基础的活动
A.发现问题
B.提出假设
C.设计方案
D.设计制作活动
6.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确立活动主题( ) 和评价活动方案
A.制订活动方案
B.确定活动对象
C.确定活动对象
D.探究活动方式
7.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得以顺利进行的第一保证是
A.教师的带动性
B.学生的投入性
C.教师的引导性
D.学生的参与性
8.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
A.活动经验
B.学习方式
C.社会背景
D.知识基础
9.根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理论,下列哪一种兴趣(本能、冲动)可称为儿童的表现性冲动
A.社会本能
B.制作本能
C.探究本能
D.艺术性本能
10.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直接因素是教师的
A.既有的观念和习惯
B.知识结构
C.活动规划与设计能力
D.以上全是
11.在以往学科教学要求教师拥有的知识体系中,下列哪一项居于首要地位
A.专业知识
B.教育学知识
C.心理学知识
D.教材教法
12.社会服务活动内容领域的具体目标不包括
A.服务社区
B.走进社会
C.珍惜环境
D.个人生活
13.教师确立活动主题时要认真考 虑活动的价值性和活动的
A.可测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
D.可行性
14.库伯的理论凸显出体验式学 习过程的关键特征是
A.体验和思考
B.体验和反思
C.反思和评价
D.反思和感悟
15.决定学生是活动设计主体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A.内容
B.性质
C.设计
D.方案
16.设计制作活动的载体
A.学科
B.项目
C.作业
D.教材
17.下列哪一项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A.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B.合作的意识和方法
C.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D.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18.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教师准备的问题所具备的特性不包括
A.目的性
B.稳定性
C.新颖性
D.适应性
19.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制订 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
A.主题和方案
B.主题和目标.
C.目标和方案
D.目标和计划
20.连接学习是一种学校开发与实施课程的新机制,其中一个我要 素就是使学生的学习结合现场的
A.实际场景
B工作环境.
C工作实践,
D实际环境
21.设计制作活动的范围不包括
A劳动实践与工艺制作
B简易设计与技能联系
C发明创造与技术试验
D职业体验与发明设计
22.实现人的社会化、 促进人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式是
A社会参与活动
B社会服务活动
C社会改造活动
D社会整合活动
23.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产生和提出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
A一定的知识
B确定的对象
C实际可行的方案
D合理的假设
24.能够诊断活动方案是否成熟可行的评价方法是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反思性评价
25.人类最初的学习方法
A探究性学习
B体验式学习
C思考性学习
D研究性学习
26.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是指
A.兴趣爱好
B.个性
C.生活经验
D.学习方式
27.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突出强调
A.参与
B.探究
C.体验
D.以上全是
28.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特征
A.主动性
B.综合性
C.合作性
D.参与性
29.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制定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
A内容.
B性质
C目标
D结构
30.下列哪一项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础、生存和发展的载体是
A学校的教育条件
B教师的教学能力
C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D家长的支持度
3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计长短期相结合的主题活动,使活动内容具有
A连续性
B递进性
C整合性
D生成性
32.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方法的选择 上,下列哪种法会对活动产“生极好的效果和影响
A实践
B整合
C创新
D探究
33.推荐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需要考虑自然社会和
A学生生活
B实践
C活动
D环境
34.下列哪一项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
A教材
B课程资源
C课外资源
D教科书
35.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就某一活动主题共同交流讨论,以便深入开展活动的方式是
A探究式
B对话式
C反思式
D体验式
36.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性,这里的“参与”不包括
A全员参与
B全程参与
C全科参与
D全身心主动参与
3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超越了传统的学科逻辑体系,具有
A封闭性和预设性
B稳定性和和普遍性
C开放性和生成性
D客观性和全面性
38.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决定 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具有
A生成性
B综合性
C预设性
D活动性
39.不以课程目 标为依据而出现的一些设计次品有
A设计“抽象化”
B设计 “纯理论化”
C设计“具体化”
D设计“客观化”
4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具体活动内容具有
A方向性
B引导性
C具体性
D开放性
41.根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理论, 下列哪种兴趣(本能、冲动)可称为儿童的建造性冲动
A社会本能
B制作本能
C探究本能
D艺术性本能
42.除预先规划与设计活动主题外, 教师还需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在活动中的
A稳定性
B可变性
C客观性
D普遍性
43.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准备阶段, 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
A稳定性.
B共性
C选择性
D可行性
44.要想做好考 察探究活动的评价,应该坚持下列哪项原则
A方向性与引导性
B客观性与指导性
C公正性与引导性
D方向性与主观性
45.21世纪学生必须学握的核心技能包括
A思维方式
B工作方式
C工作工具
D以上都是
46.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A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B加强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C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D以上都是
4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秉承的知识观是
A知识是客观性的
B知识是普遍性的
C知识是主观性的
D知识是主客统一的
4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 下列哪一项为核心展示课程的价值
A知识逻辑
B学生发展
C教师专业发展
D学校整体发展
49.生活世界是学生经验的
A对象
B场域
C源泉
D动力
50.具体目标的特点不包括
A可测性
B指向性
C动态性
D引导性

51题 | 被引用2次

模板修改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