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线路。( )年4月GoA4运营。
蠕动模式下,再次发生超速引起的紧急制动超过( )次,实施紧急制动不可缓解,中心通知司机处理。
远程重启激活端车载设备后,需司机上车重新升级列车( )
站台值班员进行清客完成确认后,按压站台端部的( )按钮,关闭车门和站台门,列车自动发车。
控制中心根据运营计划远程自动唤醒列车,列车和车载设备自动上电,并执行( )、静态测试、动态测试;列车唤醒成功后,列车根据计划自动出库。
正线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减少人员驾驶操作应时间。每站停站时间节约( ),能力提升5%
全自动运行系统是基于现代计算机、通信、控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由()、()、()、()、()等与列车运行相关的设备组成,实现列车运行全过程自动化的系统。 ( )
远程操作对列车设备进行操作,包括()、()、()、()等( )
车载子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 )
ATP安全冗余单元(3取2)
雷达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BTM应答器主机单元
应答器接收天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CS(数据通信系统)
DSU(数据存储单元)
VOBC(车载控制器)
CI(计算机联锁)
ZC(区域控制器)
根据中心命令在规定区域进行休眠。信号系统辅助驾驶系统及车地通信设备使用车辆蓄电池供电,蓄电池容量应支持10*24小时。( )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控制中心行调可通过向车载发送远程紧急制动指令使列车停车。( )
BEACON(信标),用于列车定位、轮径校准、精确停车、列车初始化以及休眠唤醒功能。( )
MMI:VOBC系统与列车驾驶人员的接口系统,为司机显示详细的辅助驾驶信息,同时驾驶人员通过触摸屏与VOBC系统进行交互。( )
车载DCS:提供车-地之间的双向无线通信,实现车-地的大容量连续通信,为移动闭塞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
ATP系统采用的是3取2的技术,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可用性。( )
转换到较低级别时必须得到司机的确认。(因为降级运行将失去VOBC防护存在安全风险,但运行模式升级则不需要司机确认,因为升级后的运行模式有VOB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