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培训考试

请您认真学习北京市猴痘监测和疫情处置工作方案(第二版)并完成以下答题。
科室:口腔科
姓名:
    ____________
1.感染猴痘患者多数出现颈部、腋窝、( )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单选题】
A、脚底
B、面部
C、腹股沟
D、腹部
2.猴痘发病后多少天出现皮疹。【单选题】
A、1-3天
B、2-3天
C、4-5天
D、5-6天
3.对猴痘病例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 )的含氯消毒剂(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 湿巾/干巾)小心移除。【单选题】
A、5000mg/L-10000mg/L
B、500mg/L-1000mg/L
C、1000mg/L-2000mg/L
D、2000mg/L-5000mg/L
4.猴痘消毒技术指南指出,手消液可选用(),或直接用()进行擦拭消毒,醇类过敏者,可选择()等有效的非醇类手消毒剂。【单选题】
A、速干手消毒剂;洛本清;季铵盐类
B、氯已定;75乙醇;季铵盐类
C、氯已定;洛本清;季铵盐类
D、速干手消毒剂;75%乙醇;季铵盐类
5.猴痘病毒的理化特性包括()。【单选题】
A、对热抵抗力不强,55℃ 20,min或者37℃24好可丧失感染力。
B、在pH=3的环境下,病毒可逐渐失去感染能力
C、直射日光或紫外线可导致灭活病毒
D、对冷及干燥无抵抗力
6.猴痘感染者病程大约()周。【单选题】
A、2-3周
B、1-4周
C、2-4周
D、3-5周
7.猴痘病毒对热敏感,加热至()分钟或()分钟可灭活。【单选题】
A、56℃30min;60℃10min
B、56℃30min;60℃5min
C、56℃10min;60℃5min
D、56℃10min;60℃10min
8.根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的有关规定,猴痘病毒生物危害分类为,是一种高致病性病毒。【单选题】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9.猴痘病毒传播途径()【单选题】
A、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
B、呼吸道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虫媒传播
10.猴痘病毒于( )年在绿猴中被发现?【单选题】
A、1958年
B、1968年
C、1957年
D、1985年
11. 北京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入境隔离场所一旦发现猴痘排查病例、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当在( )小时之内报告属地区疾控中心,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在( )小时内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化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单选题】
A、2,12
B、2,24
C、4,12
D、4,24
12. 猴痘样症状包括:【单选题】
不明原因急性皮疹(面部、口腔、四肢、肛周 或生殖器等部位)
伴发热(体温>37.3℃)
淋巴结肿大
以上均是
13.猴痘疑似病例诊断标准正确的是:【单选题】
A、发病前21天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
B、发病前21天内与猴痘病例有密切接触;
发病前21天内接触过猴痘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
D、以上均是
14、猴痘的后遗症:【单选题】
A、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
B、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C、因角膜溃疡导致的失明。
D、以上均是
多选题
1.猴痘主要是通过被感染的动物皮肤、呼吸道或眼睛周围或鼻子和口腔粘膜传播给人类。 如()【多选题】
A、 被已感染的动物咬伤 
B、 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的血液、 体液 
C、 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的皮肤病损部位
D、 食用未充分煮熟的感染动物的肉类和其他动物产品
2.猴痘发病期临床表现为()【多选题】
A、 发热、剧烈头痛 
B、 淋巴结肿大
C、 背痛、肌痛
D、 重度乏力
3.猴痘的皮疹常见部位有()【多选题】
A、 面部
B、 手掌
C、 脚底
D、 四肢
4、猴痘的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自限性,大部分预后良好。
B、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C、预后与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
D、西非分支病死率约3%,刚果盆地分支病死率约10%。
5.密切接触者需进行医学观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观察地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统一地点隔离观察
B、医学观察期限为末次接触日起 21 天
C、医学观察期间应每日观察健康状况并给予健康教育和指导
D、应每天观察的症状包括发热(≥37.4℃)、咽痛、咳嗽和皮 疹等,每天测体温两次
E、密切接触者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由专车转运至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排查
6.猴痘的并发症:部分患者可出现,包括皮损部位【多选题】
A、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
B、脑炎
C、角膜感染
D、脓毒症等

23题 | 被引用2次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