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共享智能试卷(新教材)

欢迎小朋友参与本次测试。

提示:题目截屏后点击下面按钮,可以入群听听老师的解释。
* 姓名(用于查询试卷。按老师要求填写,老师无要求可用网名)
* 班级暗号(用于查询试卷、统计成绩。按老师要求的填写。如果老师无要求,可以编造一个记得住的暗号)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40分)

*1. 想要观察凤仙花的花蕊,你会选择( )。
*2. 为了保证凤仙花的正常生长,必须挑选( )的种子。
*3. 剥离蚕豆种子的种皮常采用的方法是( )。
*4. 凤仙花的花开在( )。
*5. 为了看清楚种子的萌发过程,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应该把种子放在( )。
*6. 为了清楚地观察到植物茎内部的特征,我们选择将芹菜( )。
*7. 凤仙花适宜播种的季节是( )。
*8. 在解剖一朵花时,应该遵从的顺序是( )。
*9. 凤仙花适宜生存的环境是( )。
*10. 凤仙花果实的颜色变化依次是( )。
*11. 不同果实里的种子数量不一样,要统计一株凤仙花种子的产量,应该( )。
*12. 播种时,凤仙花种子种入土中的合理深度约是( )。
*13. 生存在大自然中的凤仙花,主要是利用( )来传播种子。
*14. 我们种下的种子最先长出的是(   )。
*15. 凤仙花开花期间植株的高度变化是( )。
*16. 下列关于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过程,正确的是( )。
*17. 关于凤仙花的果实,描述不正确的是(   )。
*18. 植物的果实是由(   )发育而来的。
*19. 下列对种子的描述中,传播方式和苍耳接近的是( )。
*20. 植物的叶片不能够进行(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21. 植物开出美丽的花朵,只是为了供人欣赏。
*22. 植物散播出去的种子,全都能长成新植株。
*23. 蚕豆的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养料。
*24. 植物都是用根来繁殖后代的。
*25. 不同方向放置的风仙花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都向下。
*26. 植物一生中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全部都是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27. 植物一般是先开花,后结果。
*28. 播种时,应往土壤中浇水,让种子浸泡在水中。
*29. 植物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一般都是相同的。
*30. 各种植物叶的形态各不相同,这与它们生活的环境有关。

三、读图题。(共10分)

*31.
如图所示,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包括:
*32. 对应写出凤仙花的身体各部分名称。
空1:
、空2:
、空3:
、空4:
、空5:

四、综合题。(共40分)

(一)如图所示,把洋紫苏的茎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三个小时后把枝条洗干净,并在距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切下几个横切片,含有染液的部分显示有水分经过。
*33. 实验中采用红色染液的目的是( )。
*34. 该实验说明植物的茎能够( )。
*35.   
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方向是
*36. 放入1小时后进行切片,发现10cm处的横切片被染色,14cm处的横切片未染色,说明(   )。
(二)如下图,观察凤仙花的叶,我们发现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们是不一样的。
*37.   
从侧面看,我们发现凤仙花的叶片是
的。(选填“平展”或“卷曲”)
*38.   
从上面看,发现它的叶片是
。(选填“十字交叉”或“重重叠叠”)
*39. 猜测一下,你认为凤仙花的叶片长成这样是为了(   )。
*40. 叶片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为植物提供养料,说明植物的叶能够进行( )
*41.   
如图,将一片大叶片用干燥塑料袋套住,过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塑料袋上会有水珠出现,说明植物的叶具有
作用。(选填“蒸腾”或“光合”)

(三)某科学探究小组做了一个研究植物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首先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②其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接着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④最后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请根据实验回答
*42. 这个实验探究的是(    )。
*43. 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是为了( )
*44. 在水面处做好标记是为了(   )。
*45. 实验装置放在(   )较合适。
*46. 如果一天后观察到水面有明显下降,说明(   )。
*47. 植物的根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能有什么作用?( )
(四)课外,我们栽种了凤仙花,发现了凤仙花的许多小秘密。
*48.   
凤仙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
、空气和适量的
、温度等条件。
*49. 种风仙花种子时,要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出水口上,目的是( )。
*50. 播种完成后,要在花盆中浇适量的水,适量的水是指( )。
*51. 播种完成后,要将花盆放在( )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