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据资源的调查问卷(面向编制者)

数据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作用和关键性生产要素地位日益凸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挥数据的作用,提出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探索数据的创新应用,不断挖掘数据的价值。为深入了解我国数据资源的现状及运用,分析数据资源在企业实现核心价值中的作用,研究数据资产相关会计处理问题,探索数据资产分类、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可能性方案,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拟向您征求意见,烦请完成问卷填写,并于2022年4月15日前反馈给我们。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钟冰 010-68510337;zhongbing@casc.org.cn

 

                                     会计准则委员会

                                     2022年2月22日

*1.  您所在单位属于何类行业:(可多选)
采矿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房地产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教育
金融业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农、林、牧、渔业
批发和零售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制造业
住宿和餐饮业
综合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其他(请说明)
*2. 您所在单位或集团是否属于上市公司?
*3. 您所在单位或集团涉及以下何种类型的数据?(可多选)
经营过程中收集的关于自身生产、经营及管理的原始数据
经营过程中收集的关于客户信息和客户行为的原始数据
外部收集或购买的、经整理加工后用于内部生产经营的数据
经营过程中收集的、经整理加工后用于内部生产经营的数据
经整理加工后用于直接对外出售或提供服务的数据
其他(请说明)
*4. 您所在单位或集团拥有的数据,如何提升企业的价值?(可多选)
提高生产经营效率,节约成本,增加收入
优化匹配供需,扩展市场
实现产品升级,协助业务转型
直接参与市场交易
其他(请说明)
*5. 您所在单位是否归集内部产生的数据相关的成本?
*6. 现行会计实务中,您所在单位如何对内部产生数据发生的相关支出进行会计处理?
*7. 您认为,企业内部产生的数据是否满足现行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可多选)
满足
不满足,因为数据不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不满足,因为数据未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不满足,因为预期数据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8. 您认为,企业内部产生的数据是否满足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财务报告概念框架》(2018)中资产的定义(资产是主体由于过去的事项而控制的现时经济资源,经济资源指具备产生经济利益潜力的权利)(可多选)
满足
不满足,因为数据不是企业过去的事项形成的
不满足,因为数据未被企业控制
不满足,因为数据不是一项具备产生经济利益潜力的权利
*9. 您认为,企业内部产生的数据是否满足现行无形资产的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可多选)
满足
不满足,因为数据不满足上述资产定义
不满足,因为数据不满足可辨认条件
*10. 您认为,如果企业内部产生的数据满足上述定义中的“控制”条件,主要原因是什么?
*11. 您认为,如果企业内部产生的数据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是否满足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可多选)
*12. 您认为,如果内部产生的数据满足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能否满足现行无形资产准则中的资本化条件?(可多选)
满足
不满足,因为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不具有可行性
不满足,因为不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不满足,因为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无法证明其有用性
不满足,因为不具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不满足,因为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不能够可靠地计量
*13. 根据现行无形资产准则,内部产生的数据在满足确认条件之前的相关成本,应予以费用化。关于该类数据的此部分成本,您赞同以下何种会计处理方法?
*14. 对于内部产生的数据资产的初始计量,您赞同何种计量方法?(可多选)
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公允价值,与成本的差异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与成本的差异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采用公允价值,与成本的差异计入资本公积
根据业务模式,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请说明)
*15. 对于数据资产的后续计量,您赞同何种计量方法?(可多选)
采用成本模式,在预计可使用寿命内进行摊销并减值测试
采用成本模式,仅进行减值测试
采用重估价模式,并在预计可使用寿命内进行摊销并减值测试
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采用重置成本计量
根据业务模式,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请说明 ) 
*16. 对于已确认为资产的数据,您认为应如何列示?(可多选)
单独项目列示
在无形资产项目列示
在存货项目列示
根据业务模式确定列示项目
其他项目(请说明)
*17. 对于已确认为资产的数据,您认为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何种信息?(可多选)
摊销方法,预计可使用寿命及其判断与估计
减值测试时使用的关键假设及其依据,涉及的重大判断与估计,敏感性分析等
公允价值及其层次,所使用的估值技术、输入值、估值流程等描述,重要不可观察输入值及其敏感性分析等
重估时点及方法,与重估价盈余金额的期间变动信息
数据资产的定性披露(如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风险信息、质量信息等)
其他(请说明)
*18. 对于未确认为资产的数据,您认为企业是否应披露相关信息?
*19. 如果企业应对未确认为资产的重要数据进行披露,您认为应披露何种信息?(可多选)
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风险信息、质量信息等定性披露
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加工的投入
未确认为资产的原因或障碍
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可能性
其他(请说明)
*20. 如果企业应对未确认为资产的重要数据进行披露,您认为应在何处披露相关信息?(可多选)
企业可自行决定披露位置
财务报表附注
公司年度报告非财务报表部分
企业公开披露的其他信息,如公告等
在尽职调查和定向或非公开的投资者访谈中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