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线缆企业数字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一、企业基本信息
*
1.企业名称:
*
2.填写人姓名:
*
3.所在部门和职位:
*
4.填写人手机号码:
*
5.企业所属地(集团跨区域企业填写总部所在地):
*
6.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集体所有制
私营企业
股份制企业
有限合伙企业
联营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
查看答案
*
7.企业所属关系
独立公司
集团企业总部
集团下属企业
查看答案
*
8.您企业上一年度的营业额是多少?
小于2000万
2000万元-10亿元
10亿-30亿
30亿-50亿
50亿-100亿
100亿以上
查看答案
*
9.您企业的职工总人数规模是多少?
少于100人
100-400人
400-1000人
1000-1800人
1800-3000人
3000人以上
查看答案
*
10.产销模式
以销定产
常用产品及规格做库存
特殊产品按订单研制
查看答案
*
11.主要市场范围
国内区域市场
全国市场
国际市场(出口占比:____%)
查看答案
*
12.企业成立年限
5年以下
5-10年
10-20年
20年以上
查看答案
二、企业信息化基础情况
*
1.是否设置了信息化职能部门(单选)
无
有,多少人?
查看答案
*
2.信息化预算设置模式(单选)
单列信息化预算
企业各部门或下属企业分别单列信息化预算
无明确的信息化预算
查看答案
*
3.是否通过两化融合体系贯标认证(单选)
是
否
认证进行中
查看答案
*
4.企业已经应用或正在建设的信息系统与工业软件有哪些?(多选)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1.CAD 2.CAM 3.CAE 4.MAS);系统实施情况良好的,请提供供应商名称(下同):
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 ;供应商名称:
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OA) ;供应商名称: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RMS) ;供应商名称:
独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供应商名称: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供应商名称:
供应链管理系统(SCM) ;供应商名称: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 ;供应商名称: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PP) ;供应商名称:
知识管理(KM) ;供应商名称:
资产管理系统(EAM) ;供应商名称:
生产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 ;供应商名称:
工控软件(DCS、SCADA) ;供应商名称:
仓库管理系统(WMS) ;供应商名称:
厂务能源管理系统(FMCS、EMS) ;供应商名称: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供应商名称:
企业服务总线(ESB) ;供应商名称:
商业智能(BI) ;供应商名称:
电子商务平台;供应商名称:
销售报价软件;供应商名称:
自研发的工业APP;APP名称:
其他系统;供应商名称:
查看答案
*
5.企业信息化建设现覆盖了那些业务?(多选)
销售
生产
库存
采购
财务
人力
技术
质量
设备
查看答案
*
6.企业是否实现与上下游之间数据流转?(单选)
是;与哪类供应商和客户实现数据流转(分别列出):
否
查看答案
*
7.网络配置情况(单选)
100M(客户端至服务器)
1000M(客户端至服务器)
查看答案
*
8.产品种类(产品族谱):(多选)
裸电线及导线制品
电气装备电线电缆
电力电缆
通信光电缆及电子线缆
绕组线
电线电缆用材料
电缆专用设备
其他
查看答案
*
9.产品开发模式(单选)
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新产品开发模式的转变
技术创新推动新产品开发模式的创新
合作模式的转变促进新产品开发的协同创新
查看答案
*
10.您所在单位信息化、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主要岗位人员的整体教育水平(单选)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本科
大专
高中与中专
其他
查看答案
*
1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现状(多选)
未应用AI技术
生产环节(质量检测、工艺优化、预测性维护等)
管理环节(智能决策、流程自动化、数据分析等)
供应链环节(需求预测、库存优化、物流调度等)
客户服务(智能客服、个性化推荐等)
其他
查看答案
*
12.应用的AI技术类型(多选)
机器学习(ML) 供应商名称:
深度学习(DL) 供应商名称:
计算机视觉(CV) 供应商名称:
自然语言处理(NLP)供应商名称:
知识图谱 供应商名称:
智能机器人(RPA) 供应商名称:
强化学习(RL) 供应商名称:
其他 供应商名称:
查看答案
*
13.应用AI的规模(单选)
试点项目(小范围验证)
局部应用(部分业务规模化)
全面推广(企业级应用)
查看答案
*
14.AI应用评估效果(单选)
显著提升效率/质量
效果一般
试点阶段待验证
应用失败
查看答案
*
15.通过AI与哪些场景结合能够帮助企业?(多选)
智能客服
自动排产
自动报价
自动生成标书
设备维护
能源管理
产品研发
数据分析
知识库管理
其他
查看答案
三、数字化能力整体情况
*
1.2021年至今,是否获得所在地市级数字化车间称号?(单选)
否
是,获得年份:
查看答案
*
2.2021年至今,是否获得省级智能工厂称号?(单选)
否
是,获得年份:
查看答案
*
3.2021年至今,是否获得省级数字化车间称号?(单选)
否
是,获得年份:
查看答案
*
4.2021年至今,是否承担了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相关项目?(试点示范、创新发展工程等)(单选)
否
是,项目名称为:
查看答案
*
5.生产制造基地购置了哪些智能物流设备与系统?(多选)
智能叉车
无人AGV
托盘车
牵引车
装载机
自动穿梭车
自动化立体仓库
工业车辆智能车队调度系统
智能物流调度系统
自动排线机械手臂
视觉质量监测设备
查看答案
*
6.生产制造基地有哪些智能化改造的潜在需求?(多选)
设备联网采集改造
物流搬运体系智能化改造
厂务管理智能化改造
产线工业机器人升级改造
智能应用改造
其他:
查看答案
*
7.企业生产车间整体自动化情况(单选)
单点自动化
产线自动化
人工现场:现场监测、现场启停
人工远程:数据传输到中控室,远程监测并启停电机
自动远程:人工设定目标值,控制器自动调节、顺控、联锁
实时动态优化:根据生产情况,实时、在线、自动优化并调整控制参数
其他方式:
查看答案
*
8.针对企业情况及行业特点,您认为当前最紧迫的需求是哪方面?(多选)
设备管理运维需求
工业网络升级应用需求
工业软件应用需求
工业大数据价值挖掘需求
工业安全防护需求
生产车间智能化改造需求
产品智能化提升需求
营销与售后服务数字化创新需求
企业数字化管理革新需求
其他融合需求:
查看答案
*
9.企业在AI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多选)
技术复杂性高
数据质量不足/孤岛
专业人才短缺
初期成本过高
IT基础设施不兼容
管理层支持不足
缺乏清晰业务场景
数据隐私与合规风险
模型可解释性差
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
其他:
查看答案
*
10.AI人才储备(单选)
专职AI团队(团队规模:___人)
部分员工接受过AI培训
依赖外部技术服务商
无相关人才
查看答案
*
11.AI与新兴技术融合(多选)
与数字孪生结合(设备仿真、流程优化)
与区块链结合(供应链溯源、数据安全)
与边缘计算结合(实时数据处理)
未尝试技术融合
其他:
查看答案
*
12.未来AI应用规划(多选)
1年内:扩大现有场景
1-3年:启动新项目(如:__)
3-5年:探索AI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
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
暂无明确规划
查看答案
*
13.AI技术投入预算(单选)
无专项
50万元以下
50万-200万
200万-500万
500万以上
查看答案
*
14.AI方面是否愿与外部合作(多选)
技术服务商(优先领域:__)
行业协会
跨行业伙伴
高校/科研机构
暂不考虑合作,原因:__
查看答案
四、工业互联网网络状况
*
1.自动化生产设备占生产设备的总数量的比例?(单选)
0-20%
21-50%
51-80%
81%以上
查看答案
*
2.车间设备联网率?(单选)
0-20%
21-40%
41-60%
61-80%
81%以上
查看答案
*
3.您企业是否有利用5G、IPv6、PON、TSN等新型网络技术开展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升级计划?(单选)
是
否
查看答案
*
4.生产车间是否应用了5G网络?(单选)
是
否
查看答案
*
5.是否建立了统一的产品、原材料编码规则(单选)
是
否
查看答案
*
6.企业编码应用总体情况(单选)
批次码
一物一码
其他
查看答案
*
7.上下游不同企业间是否有重复编码现象(单选)
是
否
查看答案
*
8.企业是否有标识应用需求(单选)
是
否
查看答案
*
9.企业标识应用的对象(多选)
制造设备
在制品
原材料
销售的产品
工艺
图纸
数据
查看答案
*
10.企业销售的产品是否接入了国家标识解析体系?(单选)
是
否
查看答案
五、信息安全状况
*
1.您企业是否建立信息安全制度和措施?(单选)
未建立
具有信息安全意识和准则,有相应的防护计划与措施
采用统一的信息系统架构,实现全部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交互
信息系统全部在云端进行统一部署
查看答案
*
2.信息化是否采取了数据安全措施(单选)
本地实时备份
本地定时备份
异地实时备
部份异地定时备份
查看答案
*
3.是否建立了工业安全防护系统(多选)
尚未建立
建立了生产与管理的安全防火墙
建立了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系统
建立了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防护系统
查看答案
*
4.是否有专职的信息安全工作人员(单选)
是
否
查看答案
*
5.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您认为主要困难在于:(多选)
企业自身管理体制不完善
各业务部门不理解、不支持
高层管理人员观念落后
企业资金困难,没有投资预算
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人才缺乏
企业高层想推进数字化转型,但不知道如何做
其他
查看答案
*
6.您希望协会提供哪些支持? (多选)
多开展研讨交流
组织专家进企业走访问诊
开展供需对接活动
开展政府政策贯宣
推广优秀案例成功经验
向政府反馈企业困难
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培训
组织参观学习成功标杆企业
其他(请补充):
查看答案
投票
投票